第07版: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屏山时评

我的家乡我建设

张辉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实施方案》,提出围绕“家乡建设我添彩,共富共美共未来”主题,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以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为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构筑全社会关注乡村、支持乡村、建设乡村的强大合力。

乡村振兴,关键靠人才。畅通人才下乡渠道,实则是打开了理念、技术、资金、市场等要素和资源下乡的通路,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但人才恰恰是广大乡村最稀缺的资源。对许多乡村,特别是偏远乡村而言,人才流失严重,专业化人才缺乏,引人难,留人更难。

打“乡情牌”“乡愁牌”,是破解乡村人才困局的两张王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的城里人,往上数三代,大都来自农村,只要有机会,很多人都有回报家乡的愿望。”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有助于畅通人才“上山下乡”的渠道,要素下乡的壁垒也将随之“不攻自破”。

从情感出发,瞄准乡村振兴共同愿景,在村农民和在外老乡大有可为。譬如,在外就读的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实习期,发挥专业所长,参与村情调查、村庄规划、项目策划、艺术设计等事业发展,把论文写在大地上;退休干部、教师、技术人员等,能够胜任乡村产业发展指导员、村级事务监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村庄建设智囊员等角色;有着一身技能的农民工返乡后,则能提供家政、养老、托育、照护、维修等专业化服务;从村里走出去的企业家回馈桑梓,可以充分挖掘本村资源优势,把“土特产”文章做大做优做强,在联农带农过程中,引领乡亲增收致富。

近年来,福建在引导和支持在乡农民和在外老乡参与乡村振兴方面,不乏创新探索。鼓励因年龄原因退出领导干部岗位的干部下乡担任乡村振兴指导员,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对接资源;发挥“侨”和“台”的优势,让侨胞、台胞深度参与乡创乡建和乡村发展;在古宅古屋修缮中,探索出了小型项目由村委会自行购料、聘请本土工匠、组织施工的“雇工购料法”,让本土工匠成为乡村建设的主角,让古法工艺得以活化传承……广大老乡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当然,乡情与乡愁毕竟只是桥梁和纽带,要吸引、留得住、用好老乡资源,还有赖于在政策层面畅通人才下乡渠道,优化政策和服务支撑,在用地、用电、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给予保障,在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社会荣誉等方面适度倾斜,让更多建设家乡的各方人士稳得住、有期待、有保障,让“我的家乡我建设”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