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逛菜市场去

□曾建梅

我很喜欢跟小姨去逛菜市场,或者说很喜欢看小姨逛菜市场。从小时起,我就爱跟在她身后,看她摇曳着花裙尾,往菜市场走。

路过卖早餐的面摊儿,卖小面的中年男人正一手提着竹笊篱一手拿一双加长的竹筷在捞面条。炉火呼呼地响着,锅里翻滚的高汤喷薄出满锅的热气,几位等面的客人坐在一边看手机。桌子是那种最简易的折叠小木板,客人就坐在简易塑料凳上弓着背吃。除了小面,摊上还卖抄手、酸辣粉,一两个桌上的客人正“嘶溜嘶溜”吃得满头大汗。小姨说,吃碗面嘛,这家面好吃,宽叶子面,花椒也灴得香。我往往经不起诱惑,虽然出门前已经吃了两只小姨蒸的猪儿粑,仍旧找张凳子坐下来。

老板显然跟小姨很熟络了:“坐嘛,曾六孃。”说话间,两碗小面就端上来了。这种薄叶子面烫一下就熟,也很容易入味。拿起筷子稍微挑拌一下,一股又麻又呛的香味裹着面条微微的面碱味氤氲上来,真的好香。面条烫得刚刚好,不硬也不泥,吸足了汤的味道,粘上肉臊,裹一两根清香的豌豆尖儿,确实至美。小姨想起我最爱吃豌豆尖儿,喊,老板,你给我再烫点豌豆尖儿来嘛。老板马上应道,要得。一边用手抓上一把洗好的嫩妖妖的豌豆尖苗放进笊篱,往滚开的锅里一汆,原来支棱着的豆苗就软下去变了颜色。他用竹笊篱提溜过来,全部倒进我碗里,我简直像中彩了一般,开心地跟老板直说谢谢。

这是跟着小姨出门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吃完,我俩就继续往菜市场去。

早上八九点钟是菜市场最热闹拥挤的时候,小姨每天要买什么菜,在心里早就打好了主意,胸有成竹,有条不紊。她先走到卖活禽的地方,说,我们今天做跳水兔嘛。对她的安排,我只说要得。四川地寒,兔肉性温,所以,吃兔肉是最常见的。尤其是我们老家,据说是消费兔肉全国排第一的地方。

小县城的菜市场,活禽不光管卖管杀,还管处理成你想要的样子,切丁切块儿切丝儿,都可以。摊主边上摆着一个巨大的木墩子,那大大小小几把刀架在墩子边上,我对他们剔骨切肉特别有兴趣,那剁剁剁的马蹄声,以及一刀下去毫不含糊的利落劲儿,是另一种充满了油腻感的生活美学。

早上的菜市场除了那些有固定摊位的菜贩子,还有很多是县郊农民把自己种的菜挑来卖。他们的菜一般是清早刚摘的,比外地来的菜新鲜,收拾得也光生。叶子菜,用两根谷草梗扎成整整齐齐的一小把,莴笋是用刮刀把面上的刺皮刮过的,看起来特别干净。最关键的是,农民种菜规模小,不像大棚蔬菜看起来那么粗壮,但是味道更好,小姨很懂得挑选这些菜。今天做跳水兔,她要买莴笋秆和山药当配菜,莴笋要买那种带点红皮的,尖叶子,筋少肉嫩,还甜,叶子还可以拿来下面条。我就完全不用动脑子,跟在她身后帮着提就是了。想着一会儿餐桌上红艳艳的一锅汤底里有兔丁,有碧绿的莴笋、雪白的山药,有时候再加一点魔芋,或者花菜,红白绿黑,够漂亮!

配菜买得差不多了,看到有人卖嫩玉米,包着青绿叶子的那种,小姨又挽起裙子蹲下来,拣起一个,撕开带须的那一头,看看尖上玉米粒够不够饱满,掐一粒看看是老还是嫩。她喜欢买玉米,买回去将玉米粒剥下来,掺到稀饭里。稀饭就有了甜甜的清香,一颗一颗玉米粒咬起来像爆浆珍珠,或者加上青红椒粒一起炒,红黄绿,我们用勺子舀着吃,脆甜又微辣。甚至有时候买一大堆,剥下粒来打成浆,和上面粉,蒸玉米粑粑,蘸蜂蜜吃。我的天哪,那可是个浩大的工程,光想想我就觉得麻烦了,跟小姨说算了算了。她倒觉得小事一桩,在她内心,煮饭从来都是小事一桩。

又看到有人的篮子里挑着刚掐的红苕尖儿,北方叫地瓜叶,她就买一把。看到折耳根,买一把。有人在剥新鲜蚕豆,小姨又忍不住等在旁边称上一小碗,说煮了跟折耳根拌在一起,好吃。她说好吃,我从不怀疑。

逛一大圈,兔丁也砍好了,老板已经装进塑料袋,系上袋儿,看我们回来,赶紧递过来,我们拿了就慢慢往家走。这时候也不过九十点钟,菜场出口处的早餐店还开着,门口摆着刚刚炸好的油条、米糕、绿豆沙的糯米粑粑以及糖油果子,肚子不饿,但嘴巴眼睛饿,我们就挑上一两样,用薄油纸捏着,边走边吃,安慰自己说走这一趟已经消耗掉了不少的体力,吃点油炸的也不算啥。虽然今天正餐还没上场,但是肚子里已经垫得差不多了。

回到家,小姨就打开电视,一边看连续剧,一边处理买回来的各种材料。她那做得极精致的红指甲去剥蚕豆,去掐红苕尖儿,去洗兔子肉,去刮莴笋皮,仍然灵活自在得很。

这一身的手艺是什么时候练就的呢?四川女人真的天生就是好厨娘吗?在家当姑娘的时候,她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曾幺姑呀。头上哥姐五个,她几乎就是和我们一辈的小儿小女了,成天只要负责玩闹就好了呀。

岁月让小姨薄薄的身材渐渐变得厚实,披在肩上的黑亮长发渐渐剪短……现在,她安安稳稳地在厨房里给我做跳水兔,在外跑车的小姨夫一会儿就要回来了,冰箱急冻室里有刚放进去的两瓶啤酒,喝的时候切两片青瓜或者柠檬丢进去,这样的大热天,味道不摆了。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