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莆田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内外兼修,让幸福教育照进现实

□本报记者 沈琳 通讯员 陈峰涛

城厢区文献小学新校区航拍 (资料图片)

太平小学开展国防教育课。 (资料图片)

筱塘小学举行秋季开学典礼。 (资料图片)

莆田八中新校区俯瞰图 林征宇 摄

日前,礼献莆田建市40周年暨庆祝第39个教师节大会举行,会上对莆田教育战线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嘉奖,并倡导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以优秀典型为榜样,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新时代“文献名邦”教育高地。

教育是民生之基。近年来,莆田始终坚持把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通过不断提质升级学校办学条件、培育教育高层次人才、全力实施素质教育等“内外兼修”的组合拳,夯实教育基础根基,让莆田教育焕发新活力,也让幸福的光彩闪耀在每一名莆田学子的脸上。

增学位 补短板

“新建的大楼好漂亮呀!”日前,城厢区文献小学新校区正式启用。伴着习习秋风,同学们怀揣着对新学期的热切期待,兴高采烈地走入期盼已久的新校园,开启新学期的校园生活。

走进教学楼,窗明几净的教室,崭新的桌椅,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桌上整整齐齐地码放着课本与红旗,老师们精心布置了教室,欢迎孩子们的到来。

文献小学新校区占地面积26.7亩,建筑面积34237.8平方米,共建设1幢综合楼、2幢教学楼、1幢体艺楼,配套有室内体育场、舞蹈室、医务室、音乐教室、图书馆等现代化教育设施。学校拟开设42个教学班,为周边学子提供1890个学位,有效缓解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张问题,让更多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该项目于2022年11月动工建设,不到一年时间便建成投用,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速度。承建方中建五局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开工后管理团队克服地质、天气等系列困难,不断攻关,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同时,立足于小学生的生理与活动特征,在工程建造中不断优化设计,对厕所把手、台阶高度、室内地面材料等都做了针对性优化,着重改进细节,为学子们构筑安全防线。

近年来,莆田始终将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作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持续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和建设规模,通过新建校区、整体搬迁、扩建教学楼等,使城区学校布局更优化。一年来新增学位3.8万个,基本满足含中心城区在内的片区学位需求。

另一边,同样备受关注的福建师大仙游附属学校今年秋季实现招生,先行投用部分可增加中学学位2400个。

“师大在全省参与合作指导办学的学校有7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还是第一所,实现从小学到高中一体化联动培养。”福建师大附中派驻管理团队负责人冯文俊说,福建师大将派精英管理团队驻校,全面参与学校管理,注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教育理念,共享师大名师资源,实现远程教学。合作校福建师大附中、附小将在教育科研、师资培训、课程资源、教辅材料、模拟试卷、学生活动、学法引导等方面进行对接与指导。

不仅如此,莆田还不断改善镇村学校教学条件,完善设备设施,深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小片区管理”、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管理”和中小学集团化、联盟化办学改革,组建城乡发展学校共同体,推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强“造血” 育师资

走进莆田第八中学见到翁志祥时,他正在调取音频、视频资源并与高考真题链接,调动学生通过听、说、读、看、写,加深感悟。通过提取相关话题在单元语篇中的句子,又整合其他单元和高考真题的话题句,引导学生围绕话题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应用实践,逐步实现对语言、文化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内化,将学生积累的知识转化为灵活应用的能力,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从选择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要不断汲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上月刚被认定为省级学科带头人的翁志祥,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莆田第八中学教英语。通过不断积累、总结教学经验,参与省、市的大小培训,翁志祥逐步提升教学水平,琢磨出了一套适应“城镇一级达标中学”的英语教学法。如今,已经成立翁志祥名师工作室的他,正带领自己的团队持续做好教研教改工作。

“我最大的感受是莆田的教师培养模式,给了像我这样的一线教师很好的成长空间。”翁志祥说,他的教学能力与技巧的提升,得益于各类培训、学习,在他还是一名新人的时候,跟着老教师学习、总结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如今,他也接过了“接力棒”,还实现了以老带新,促进了青年教师成长。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做好教育工作,对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专业化成长的培养要走在前头,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柯健俊说,为不断提升教师水平,莆田进修院校发挥研、训、导的作用,推动建立分层分类、阶梯式的教师成长发展体系,实施中小学校长教师校际交流,完善“教育人才岗位周转池”和“教研员优师特聘岗位”等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发挥名师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利用市级名师的优质资源,加大全市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农村教师指导、培养力度。

今年,莆田出台“十四五”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培养工程等文件,确认100名教师为“新课标实施领头雁”培养人选、40名教师为“新课标实施领头雁”项目跟岗研修人员;通过发挥名师、名校长、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市级名师工作室共开展基地校、挂钩帮扶学校送培活动600多场,辐射学校4000多次,参与教师超1.5万人次;通过高层次人才等引进硕士、优秀师范人才,招聘教师1400人。

践“双减” 添活力

9月20日,在秀屿区实验小学莆仙文化班,莆仙赞句开心社社员林文蕊给学生们讲述莆仙方言故事、莆田历史名人等。

该校莆仙文化社团负责人陈秀丽说,莆仙文化社团是课后延时“七彩”社团之一,旨在通过了解莆仙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此外,学校还设有音韵类、健体类、书画类、创新类、表达类、语言类、益智类7大类共40多个社团。每周三和周五下午,学生采取走班制,根据自身特长、喜好选择课程。

新学期以来,莆田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扎实开展课后服务工作,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在涵江区实验小学,下午4点左右,是学校最热闹的时候。在学校体育馆,篮球社团的孩子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紫璜楼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大提琴、二胡、绘画等艺术课程。

这学期,学校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开展体育、科技、艺术类精品社团,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

“作业在学校就能完成,不懂的题有老师单独辅导,书包轻了,时间多了,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课后服务开展以来,涵江区实验小学学生共同的成长体验。涵江区实验小学结合学校实际,形成了作业辅导、体育健身、特色课程相结合的课后服务模式。校长蔡志伟介绍,学校在作业辅导答疑、提升教学成效的同时,促进服务内容的优化升级,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求,实现从课后服务到课后育人的教育目标。

截至目前,莆田679所学校均已开展课后服务,已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