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周刊·读书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两岸宗亲齐聚同安 闽王信俗代代相传

厦门同安举办第九届闽王民俗文化节

台上舞者翩翩、罗衣随风飘舞,乐师青衫蓝裙、低头抚琴,孩童身着华服、声声吟诵不绝于耳;台下观众掌声阵阵,数百名专家学者、来自海峡两岸的王氏宗亲们认真观看表演节目,对演出赞不绝口……

10月22日,以“开闽第一·缘系厦金”为主题的2023年第九届同安闽王民俗文化节在厦门市同安区五显镇北辰山风景区举办。

唐朝末年,“开闽三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在同安北辰山兵变起义。后来,王审知主政福建之时,选贤任能,减轻徭役,降低税收,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有效促进了福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八闽大地告别“蛮荒海隅”,成为“海滨邹鲁”。

在王审知治闽的二十九年里,福建出现了“时和年丰,家给人足”“千家灯火读书夜,万里桑麻商旅途”的升平景象,王审知由此被尊为“开闽第一”,后世称之为“开闽王”,宋太祖御赐“八闽人祖”之匾,北辰山也因此得名“开闽第一山”。福建迈向文明之邦的历史大转折,与王氏三兄弟率义军入闽,平定闽疆密不可分。

海峡同根

两岸共祭“八闽始祖”

唐末五代时期,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投奔义军,后因主帅多次滥杀无辜,义军在五显镇北辰山发动兵变。相传,当时军队群龙无首,众人期望通过拜剑选出新主帅,轮到王审知拜剑时,三拜而剑三升,众军士便要推举王审知为全军主帅。王审知以长幼有序为由,推举大哥王潮作为全军主帅,自己则作为副统帅。

“‘三王’在同安取得了义军的指挥权,奠定了后来王审知能够治理福建的基础。因此,北辰山也是闽王文化的孕育地和最早的发祥地。”同安文史专家、原同安县文化局局长颜立水介绍。

“银城”同安有“海滨邹鲁之地、声名文物之邦”的美誉,是众多著名侨民、台胞的祖籍地。据《台湾县志》《澎湖厅志》等志书记载,宋元时期就有同安人移居澎湖。元代设澎湖巡检司,隶属同安县,兼管台湾民政。而金门原名浯洲,自古隶属福建同安。

历史上由于“迁界”、自然灾害等原因,金门许多家族内迁定居,开枝散叶,形成了众多的“金门村”。据调查数据显示,同安区内有“金门家族派系”的自然村落109个,占1998年《同安县地名志》在案861个自然村的13%,同安与金门的渊源由此可见一斑。

作为两岸重要的民间共同信仰,开闽王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影响力,本次同安闽王民俗文化节吸引了来自金门县、河南固始县的众多两岸王氏宗亲和信众前来参加。

“王氏宗亲在金门有6000多人,还有13间宗祠。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日,宗亲们都会相聚在一起,共同祭奠开闽王。”金门王氏宗亲会代表王振汉说,金门曾属于福建同安县管辖,与如今的同安区有着密不可分的历史关系,更有“无金不成银”“无金不成铜”的俗谚。

同安与金门一衣带水,自古以来渊源深厚。开闽精神与闽王文化也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平台,已经成为连接海峡两岸以及海内外王氏宗亲的纽带,为加深两岸血脉亲情同根、同源、同信仰的认同感,扩大两岸民间交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不断增添生机活力。

研学交流

三地共建凝聚合力

舞蹈《闽王战鼓舞》《舞墨北辰》《北辰舞韵》、少儿吟诵《闽王颂》,还有《竹林兵变 拜剑择帅》动漫视频首发,以及30多斤的“同安区最大的封肉”现场百人共同品鉴……本届同安闽王民俗文化节上,各项表演和活动精彩纷呈。

作为闽王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此前闽王民俗文化节已在同安北辰山举办了八届,有效增强了闽王的文化影响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打造辐射两岸的闽王文化地标。

“‘王公宫’始建于五代,最初是纪念王审知的生祠,后来由于历代加封,也有‘广利庙’、‘忠惠庙’等庙称……”在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下,孩子们围成一圈,认真听讲。

本次闽王文化节,还有50名小学生走进北辰山风景区参加研学活动,现场动手制作竹节人、同安封肉、同安炸枣、体验闽王行军大锅饭等。通过研学将历史知识串起来,焕发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闽王文化的传承。

“通过工作人员的解说,了解到王审知为五代十国时期福建的社会安定、稳定,经济、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就读于厦门市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六年级的罗昊轩说,通过这次研学活动边走边学,平时读起来有些生硬晦涩的历史知识也变得更加有趣。

与往年相比,本次文化节更加突出弘扬闽王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两岸的延续和传承。

活动现场,同安区与金门县、河南固始县三地的闽王宗亲会签订共建协议,就弘扬闽王文化,传承开闽精神开展一系列共建合作,计划在2024年推出“闽王主题研学之路”旅游精品路线。

“接下来,将以闽王文化品牌为核心,以一个主线活动加上若干个支线活动,推动民俗文化与旅游、生活、产业融合发展。”厦门同安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博介绍,让开闽精神的核心文化作为基础和根基,不断延伸展开,形成产业化和延续性,同时增进两岸文化交流。

(邱赵胤 余雪燕 杨心亮)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