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杨亚州:让“非遗”木偶活态传承

本报记者 潘园园 文\图

杨亚州指导孩子们给木偶上色。

“我手里拿着的木偶头是戏曲里的旦角,同学们觉得它好看吗?”日前,漳州市实验小学木偶社团课上,国家级非遗“漳州木偶头雕刻”的省级传承人杨亚州正给三年级的同学展示木偶。

打磨,上土,风干……在杨亚州的指导下,孩子们手中的木偶头变得活灵活现。

“非遗木偶只有被更多人看见,才能被了解、被热爱。”年过七旬的杨亚州坦言,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木偶雕刻得到传承,在孩子们手里“活”起来。

六十余载钟情木偶

谈起木偶,74岁的杨亚州如数家珍。在他看来,一尊人物、一只动物,都有它的生命和灵魂。

杨亚州出身于漳州著名的布袋木偶世家,家中五代从事布袋戏艺术表演工作。祖父杨高金为清末“福春派”戏曲宗师,其父杨胜更是福建北派布袋戏艺术一代宗师,他从小在戏班子长大。父亲有意传授木偶表演技艺于他,但性格内向的他却对木偶头雕刻情有独钟。

于是,父亲就将9岁的杨亚州送到艺校主教木偶雕刻的许盛芳老师家里学习木偶雕刻。在许老师家里,杨亚州目睹了一个个普通的木块化腐朽为神奇,变成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木偶雕刻作品,在惊叹之余,他暗下学习木偶雕刻的决心。

从此,一把刻刀,一块木头,成了他最爱的“玩具”,也决定了他一生的命运。

如今,杨亚州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国斯特拉斯堡国家戏剧中心客座教授。“外国人对我们中国人雕刻的木偶啧啧称奇,非常赞赏。”提及2004年法国执教那段经历,杨亚州颇为自豪。

2006年,漳州布袋木偶戏及漳州木偶头雕刻两个项目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全国唯一双非遗文化遗产单位。2012年,“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填补了我国在这个名录的空白。

“匠人,就是一辈子做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到极致。”60余年来,杨亚州默默地守在戏台背后,巧手雕刻众生相,一丝不苟地运筹着木偶们的命运,演绎着它们的喜怒哀乐。对他而言,木偶雕刻不仅是一项艺术,更是一种文化自信。

非遗之花绽放校园

2010年,杨亚州被评为“漳州木偶头雕刻”的省级传承人,传承的重任落到肩头。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木偶戏表演越来越难获得年轻人青睐,木偶雕刻要如何焕发新生?

“木偶雕刻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万万不能断了传承。”杨亚州说,所幸,儿子杨斯颖不仅传承了技法,还在传承模式上作出新探索:将木偶戏制作成数字媒体并搬上荧幕。

“非遗文化的种子要在更多新生代中生根发芽,才能更有生命力。”杨亚州说。2019年,民进漳州市委会组织调研人员深入文化部门、学校、民间文化团体就全市非遗项目传承工作情况进行调研,最终形成《关于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建议》的调研报告,并作为漳州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民进团体提案,引起重视。

“希望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深深扎根。”民进漳州市委会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提案的推动下,漳州市教育局、文旅局制定并印发《漳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在全市深入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建设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非遗传承特色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11月20日,在漳州一中西藏班,藏族孩子们随着杨亚州的介绍,重新认识木偶戏,在生动有趣的表演中打开了欣赏闽南文化的新视角,播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种子。

小学、中学、开放大学……如今,杨亚州几乎每天都穿梭在各个学校,开设木偶社团,将非遗的种子播撒。“老了退休了,要多做点有意义的事,才不枉此生。”杨亚州动情地说。

“我非常喜欢木偶课,可以玩中学、学中玩,很开心。”漳州市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万纾辰说,平时喜欢画画的她,每次给木偶上色都非常用心,看到自己制作的独特木偶,心里满满的成就感。小木偶也成为她的好朋友,陪伴她成长。

“传承和发展闽南文化精髓,对每位传统技艺工匠来说,任重而道远。”杨亚州说。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