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第05版:科技/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全国首个科特派服务国家标准发布

南平:创新“科特派”,大地“写”论文

近日,南平市“科特派”工作迎来喜讯——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农业社会化服务 科技特派员服务规范》(GB/T 43348-2023)国家标准,为全国首个科技特派员服务方面的国家标准。

这是南平市牢记嘱托,推动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重要成果之一。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走进武夷山,在绿水青山间留下谆谆嘱托。他强调,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南平市发挥“科特派”策源地的优势,围绕“打造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样板’”目标任务,扎实做好“总结、完善、巩固、坚持”,致力推动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国家科技部充分肯定了南平科技特派员工作,2022年首个全国骨干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落地南平,(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并授予南平市科技局“全国科技管理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持续完善创新

服务发展大局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源于南平。在省委部署开展“三争”行动的背景下,南平如何通过完善创新这一制度,更好地服务发展大局?

首先,在“怎么派”上持续完善。南平市紧紧围绕茶、竹、鸡等“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实行“双向选择、按需选派”,促进“高端引”“社会聘”“基层培”等多元人才导入,从一产服务向二、三产延伸,从单一科技服务向综合服务拓展,从节点服务向全链条服务拓展。今年,南平共选派选认省、市级个人科技特派员1201人、团队134个、法人7个,形成科技特派员全产业链服务新格局。

其次,在资源导入上不断创新。针对产业发展中“卡脖子”关键问题,开展科特派联建技术攻关,搭建21个科特派院士专家工作站,实行“揭榜挂帅”机制推动实施8个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出题、协同创新的模式。

金融支撑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创新。南平市建立4000万元规模风险补偿资金池,推出“政银担”科特贷、科特e贷、科特兴贷等科特贷金融产品,累计放贷11亿元。同时,创新推出科技特派员研发费用损失保险和政府救助保险,总保额3.7亿元,解除科技特派员的后顾之忧。

巩固服务阵地

强化服务供给

随着科特派制度进一步深化,服务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目前,南平市已搭建市、县、乡镇、村四级科特派服务架构,并创新从政府机关单位向县(市、区)及三大组团选派科特派团长13人、从乡(镇、街道)及县级工业园区选派科特派联络员152人,建强科特派服务的“基层堡垒”。

同时,南平市搭建创新平台,引进潘云鹤院士团队,打造“南平绿色产业创新平台”,聚焦南平“五个一”生态优势产业和“3+4+5”重点产业集群,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绘制产业创新链图谱,深入查找最新前沿技术与产业关键技术“链接点”,破解“企业找不到专家、成果找不到转化”的难题。目前已完成竹产业、水产业、氟新材料、白羽肉鸡、小电池和ES纤维等6张产业图谱绘制。

坚持为民初心

优化制度体系

制度创新,最终惠及的是老百姓。南平市坚持为民初心,一方面,坚持导入基层活水,创新从种养大户、技术能人、返乡青年等乡土人才中选认乡土科特派推广员500人,举办科特派创新创业大赛、技术成果推介会,不断做大做强本地“土特产”,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另一方面,坚持用好市场机制,按20%比例从非公渠道选认综合服务类科技特派员,整合“政策+项目+金融”服务包,加大对非公渠道科技特派员建立利益共同体的支持力度,科特派利益共同体备案机制在全省推广应用,目前全市已完成备案262个。此外,坚持示范引领带动,推动科特派“有的”和老百姓“要的”精准对接,遴选打造282个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促进农民增收。(李丽 张迎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