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周刊·求是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优化我省海洋生态廊道建设

□葛珠亮 杨肇中

202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要加强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强化港产城整体布局,加强海洋生态保护。2023年10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指出,要维护和修复重要海洋生态廊道。2023年12月25日召开的福建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美丽福建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廊道有利于提升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是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福建是海洋大省,海洋国土资源丰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3752千米,海岛岸线总长约2458千米。福建优化海洋生态廊道建设任重道远。海洋生态廊道是指统筹沿海河流、海岸、湿地、农田、道路等要素,连接分散的生态斑块和景观单元,是保护重要海洋生态资源、保障生物栖息和迁徙、展示优美自然风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生态产品的互联互通带状自然生态空间。良好的海洋生态廊道建设有利于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提升海洋生态质量。

近年来,福建海洋生态廊道建设扎实有序推进,“一号滨海风景道”跨山越海,35个国家级、省级美丽海湾建设正全面推进,正在以点带面努力打造福建样板。全省已划定496个海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推进国土资源陆海空综合利用,实现海陆一体化建设。已颁布《福建省海岸带保护与利用管理条例》《福建省海洋经济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岸线保护管理的通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化管理格局日益健全。多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全省已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13个、海洋特别保护区35个、国家级海洋公园7个,形成了全省海洋保护区网络体系,约38%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陆岸线纳入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按面积比例评价,全省近岸海域优良(一、二类)海域面积比例 85.8%。但是,我省生态海洋廊道建设还存在诸多不足,海洋生态廊道整体优势不足,海洋国土空间品质与我省整体资源优势存在差距,全省公众亲海空间特别是滨海沙滩开发程度总体处于较低水平,海岸带公共设施配套不完善。沿海国土空间观测预警能力和海洋灾害风险防范水平有待提高。为进一步优化海洋生态廊道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擦亮清新福建、海上福建品牌,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优化。

坚持陆海统筹,构造水清滩净美丽廊道。依据“国家—省—市—海湾”的分级治理和管控体系,优化构建陆海统筹、海空一体、整体保护、系统治理的沿海分区治理网络。运用形态学空间分析方法(MSPA),结合“一湾一策”精准施策,突出整体保护和系统治理,优化海岸带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统筹规划海洋经济和生态产业布局,严格禁止破坏沙滩地形地貌和环境景观行为,切实保障亲海岸线的公共开放性和可达性,推动构建以海岸带、海岛链和自然保护地为支撑的“一带一链多点”海洋生态廊道格局。积极探索海洋生态廊道建设投融资制度,充分调动市场化力量参与美丽海湾、海岛、岸滩保护与建设,促进形成政府和社会多方协同的长效投入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沿海市县、涉海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社会公众等群策群力编制和实施规划,努力形成陆海统筹、海空一体、合力共建的海洋生态廊道建设新态势。

推进保护修复,塑造鱼鸥翔集生态廊道。充分发挥厦门湾海洋生态廊道的名片优势,推进海岸线、海域、海岛、海岸带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提升海洋生态系统质量和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施滨海湿地分级保护和湿地名录管理,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制度,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占用湿地。提升海洋休闲娱乐区、滨海风景名胜区、海洋公园等公共利用区域内生态景观质量。探索海岸建筑退缩线管理制度,以城市毗邻海湾海滩为重点,开展海堤除险加固、沙滩修复工程、沙滩后滨植被修复、红树林保护修复,营造生态岸滩,提升岸线稳定性。根据基岩岸线、砂质岸线、淤泥质岸线、生物岸线、泥土质岸线和人工岸线的各自特点,持续打造生态休闲绿色海岸带。结合侵蚀型岸滩、淤涨型岸滩、稳定型岸滩分布特点,落实恢复生态涵养、鸟类栖息、促淤消浪,切实做好护滩养滩。保护典型沿海生态系统,加强漳江口、九龙江口红树林,东山珊瑚礁,闽江口、兴化湾、泉州湾等河口湿地,以及海湾、海岛等典型生态系统保护,有效保护重要海洋生物物种、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引进海洋动植物物种时应当进行科学论证,避免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危害。合理营建堤岸防护林,构建海岸复合植被防护体系,持续提升沿海设区市总体生态质量。进一步保护提升公共利用区海岸带生态功能和滨海景观,保障公众亲海空间。促进水产养殖布局科学化和设施景观化,恢复红树林生态景观带,开展陆域景观绿化,推进滨海风景道和浪漫海岸线建设,让葱郁茂密的植被、古韵古香的码头、柔软洁净的海滩、多姿多彩的海岛、绿色生态的海洋产业各美其美,打造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带,积极构建水清、岸绿、滩净、景美、天蓝、物丰的绿色海洋生态廊道。

凸显地理优势,营造人海和谐幸福廊道。推广应用平潭国际旅游岛1号滨海风景道建设经验,充分挖掘民俗地理、风土人情、地质公园、红色景区、海洋牧场等文化和国土空间资源优势,串联“国家公园+世界遗产+海岸海岛”等优质旅游资源,融入海洋生态廊道建设。形成一批“原生态+现代化”的海洋文化景点、沿海地形地貌景观、海洋文化产业、海洋科技产业,打造鱼骨状的区域间自驾环线,着力提升滨海廊道产品丰富度和吸引力,彰显生态海洋特色。以福建船政文化、海丝文化、妈祖文化、闽越文化、朱子文化等为纽带,充分挖掘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历史国际社区·厦门鼓浪屿以及泉州市舶司遗址、顺济桥遗址、洛阳桥、安平桥等人文景观节点,着力提升生态海洋廊道的文化底蕴、人文内涵和生态吸引力。重点打造福建“出入门户、五邑咽喉”宁德三都澳国家地质公园,山海相依的粗粒花岗岩地质史白垩纪的产物——福建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目前我国发现的唯一海底古森林遗迹——福建晋江深沪湾国家地质公园,以丰富典型的海蚀地貌、海积地貌、突出的海蚀遗迹花岗岩地貌、火山岩地貌为辅,兼有海洋文化遗存和石厝群落综合性海岛地质公园——福建平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唯一的滨海火山地质地貌风景旅游区、拥有世界罕见的火山遗迹——福建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等,融合滨海湿地公园、美丽海湾、滨海步道,构建通山达海、城海相融的特色海洋生态廊道风景体系。

融合信息技术,打造绿色智慧科学廊道。深化地理信息系统运用,结合卫星遥感、高清监控摄像、人工巡查等手段,系统分析海洋生态廊道的空间格局变化,为优化海洋生态廊道建设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完善生态云平台“陆海信息一张图”,综合应用定点连续监测、现场快速检测、视频监视监控等先进技术,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物联网等科技手段,打造沿海生态监测数据共享平台,形成融合沿海基础地理、海洋环境、生态、渔业等的大数据体系,强化海洋环境分析研判,构建立体感知、管理协同、服务高效、有效支撑的智慧管理服务新模式。加大无人机、无人船等应急机动监测和卫星通信技术应用,丰富海洋生态监测要素,打造精细化海洋预警报服务体系,为监视监测、巡查和应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撑。加强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交流合作,加大资金投入,深入强化海洋地形地理、地质地貌、海洋科学、景观园林、人文生态等科学研究,为优化海洋生态廊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