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1版:要闻 下一版  
上一篇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打响“福农优品”品牌

▲武平县农民采收紫灵芝。 武平县融媒体中心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但同时,福建生态禀赋优越,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大有可为。

福建坚持走特色路、打特色牌,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蔬菜、水果、畜禽、水产、林竹、花卉苗木、食用菌、乡村旅游、乡村物流等十大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全产业链提升。

集聚化:

释放现代农业“圈层效应”

不久前,柘荣太子参大数据溯源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为柘荣太子参赋予独一无二的“身份证”,可实现产加销全周期、全链条可追溯。

作为“中国太子参之乡”,柘荣县栽培太子参已有200多年历史。全县太子参年种植面积达4.3万亩,年产量6000余吨,占全国太子参总产量一半以上。

在中药材领域,福建还有不少像柘荣太子参这样的隐形冠军。武平紫灵芝产量占全国紫灵芝总产量80%以上;南靖金线莲产量占全国金线莲产量70%以上……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福九味”。

如何进一步把这些土特产做成大文章?去年,“福九味”中药材产业集群获批建设,成为福建继武夷岩茶、珍稀食用菌、闽西禽蛋后的第4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我们正按照‘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路径,打造集种质资源保护、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于一体的有竞争力的‘福九味’中药材产业集群。”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

这背后,是福建正加速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圈”状发展格局。

谈到福建农业,绕不开一个“特”字。平和的蜜柚、闽清的橄榄、武夷山的岩茶……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不可多得的资源优势,孕育出了农业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目前,全省十大乡村优势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已突破2.3万亿元。

但福建农业的短板不容忽视: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精品不足,“大路货”比重偏大,高附加值、“高颜值”产品偏少。“小而美”如何成其大?“特”之外,还要一个“聚”字。

(下转第六版) (上接第一版)

近年来,福建加快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3212”工程,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着力构建“一村一品”微型经济圈、农业产业强镇小型经济圈、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型经济圈、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大型经济圈,点线面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按照计划,福建将在“十四五”期间,建设30个重点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重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打造100个农业产业强镇、200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

截至目前,全省已支持创建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27个,“一村一品”专业村970个,农业产业强镇84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9个。

品牌化:

让“福农优品”走进千家万户

不久前,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福建省首批“福农优品”百品榜产品名单,106个产品上榜。福州茉莉花、漳州水仙花、晋江胡萝卜、河龙贡米、度尾文旦柚……这些带着深刻福建烙印的特色农产品,共享同一个品牌——“福农优品”。

何为“福农优品”?

它是福建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省级农业区域形象品牌。只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生产的,或者产自福建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并满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等条件的农产品,才能冠以“福农优品”之名。可以说,“福农优品”就是福建省绿色优质农产品的代名词。

培育“福农优品”,是福建坚持品牌强农的重要抓手之一。

“加快推进品牌强农,有利于发挥品牌效应,进一步挖掘和提升广大农村优质农产品资源的价值,让广大农民更多分享品牌溢价收益。”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培育“福农优品”,就是要聚合分散资源,形成品牌建设合力,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与统一营销,全方位提高“福”字号农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2022年,省农业农村厅、省高速公路集团联合举办“福农优品”进高速农特产品展销会活动,“福农优品”首次亮相高速服务区。

去年5月,以“赋能县域经济,畅享福品乐购”为主题的福农优品体验中心启动仪式举办。

去年9月15日,省农业农村厅“福农优品”主题广告在福州火车站北广场正式上线。

去年9月19日,“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文旅乡村网络直播活动在寿宁县下党乡举行首站开播仪式。

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期间,全省各地创新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应用网络直播带货和现场展销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打造丰收消费季,宣传推介“福农优品”。

……

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与省商务厅、省高速集团、中石油、永辉超市、农信社、建设银行等合作,为“福农优品”标志产品提供多元展销平台。

目前,“福农优品”大家族已涵盖全省70多个县(市、区)3000多个农产品、106个区域共用品牌,成为福建农产品的烫金名片,展现出了强大的带货能力。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福农优品”的产品销售量较市场上的一般产品多出20%。

“未来,‘福农优品’将走‘北上开拓,南下对接,西部吸引’策略。”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福建将针对“福农优品”产品进行源头品质管控,建立白名单制度,谨防农产品“走样跑调”,同时,设立准入门槛,明确退出机制,让“福农优品”真正成为消费者信得过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

融合化:

打造台农台商登陆第一家园

近日,农业农村部出台《关于农业农村领域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若干措施》,支持福建充分发挥对台优势和先行示范作用,深化闽台农业农村领域交流合作,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台农台商登陆的第一家园。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根同源、文同宗、心相系、情相融。在闽台合作中,农业是起步最早、基础最好、成效最明显的领域之一。

“我们突出对台区位优势,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持续深化闽台农业融合发展,在深化农业产业对接、促进基层交流、打造发展平台、服务台商台农等方面结下累累硕果。”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去年,福建新批台资农业项目86个,合同利用台资1.48亿美元,农业利用台资数量和规模保持大陆第一,6个台湾农民创业园连续6年包揽国家考评前六名。

黄瑞宝是闽台农业合作的见证者与参与者。

2007年,深耕蝴蝶兰产业多年的黄瑞宝,回到自己的祖籍地,入驻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创办漳州钜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攻蝴蝶兰新品种研发与销售。在他的带动下,一批两岸蝴蝶兰企业在漳浦台创园集聚发展。如今,这里已是全国著名的蝴蝶兰“种苗之都”,现有蝴蝶兰企业30多家,年产蝴蝶兰种苗超5000万株。

近年来,福建致力于为闽台农业融合搭建新平台。2019年,福建设立9个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这些产业园立足各地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

走进上杭大地生机(福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场一派繁忙,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清洗、分类、打包。作为上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入驻台企,该公司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主业。

“县里专门为公司派了一名科技特派员,从产品革新、设备改造等方面给予技术支持。”公司行政副总经理林梓书说,该公司每年加工果蔬原料达2000吨,产品远销美国、泰国和越南。截至目前,上杭闽台农业融合发展产业园累计引进台资农企20多家,涉及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领域。

在八闽乡村广袤的土地上,越来越多台胞跨海前来追梦筑梦圆梦,成为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