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下一篇

回“家”

□本报记者赵文娟通讯员柯少如林惠卿

文艺浪漫的小山东南宋文化村一角(受访者供图)

由破旧的猪圈改造而成的团建乐园(受访者供图)

王惠芳在城堡里给孩子们上美术课。(受访者供图)

古雷开发区杜浔镇城里村山东自然村,曾是一片残垣断壁、破瓦陋墙,经过返乡青年洪明贤多年的修复和经营,成了石化钢铁丛林中的世外桃源,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新近打造的人才驿站,更是吸引了众多乡贤的目光。

40多公里外的漳浦诒安堡,林学恒和他的伙伴正进行一场古厝改造计划。一座座古厝被改造成民宿、画室、团建研学室、非遗展馆等功能各异的场所,多元业态激活了沉睡的古城。他们把古厝改造的点点滴滴拍成短视频上传到社交平台,半年多来,吸引了上万名网友来到古城,一起用双手打造向往的生活。

曾经年轻人纷纷逃离的乡村,如今成了耕耘理想的热土。

复活南宋古厝

驱车来到杜浔镇小山东南宋文化村,站在村口放眼望去,修葺一新的闽南燕尾脊古厝错落有致、层层叠叠。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两旁,百草青翠、水流潺潺,清脆的风铃声萦绕耳畔,让人顿时静了下来。

村口一座杨氏家庙格外引人注意。洪明贤告诉记者,这座家庙可不简单,有特定级别功勋在身的大臣才能建立家庙。相传,南宋末期小朝廷遭元兵一路追杀,南宋丞相杨维邦(山东省泗水人)拥护少帝赵罡及杨太后南下途中,经过古雷海域,卒于船中,葬于今杜浔镇山东自然村。他的后代在山下筑庐开荒,几经繁衍、发展壮大,“小山东村”村名便由此而来。

历经时代变迁,和许多传统村落一样,城里村山东自然村日渐空心化。村民纷纷将新房建到村庄外围交通便利的地方,留村人口不足400人,留下了连片荒废的60多座古厝。因年久失修,出现越来越多残垣断壁、破瓦陋墙。

在外拼搏多年,“85后”洪明贤一直有回乡创业的想法。2016年春节,在村支书林江太的鼓舞下,他辞去在香港的高薪工作,决定回到家乡甩开臂膀干。

起初,他将所学中医知识与厨艺相结合,在村口开了一家养生文化餐馆。生意越做越红火,他开始思考,如何让客人在茶余饭后有地方歇歇脚?看着村里连片的古厝,他想:放着几十栋有故事的古厝荒废在这里,实在可惜。若是能好好修缮、包装一番,定是一处世外桃源。

2019年,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洪明贤与村民签订协议租下老宅,按照古厝原貌进行修旧如旧。换梁柱、补瓦片、刷墙壁、搞设计……就这样,他一边经营着养生文化餐厅,一边把挣来的钱陆续投入文化驿站的建设中。几年来,他将35座老宅改造成美食制作DIY手工坊、茶室、餐厅、书屋、民宿等功能各异的场所,每座院子都有独特的主题民族风格。

走进一间宅子,洪明贤指着客厅正中间的桌子问:“你猜猜这是用什么做的?”原来,这四个桌角是他用废弃的床脚做的,桌面是老宅卸下来的木门,重新刷了遍漆。他有废物利用的爱好,树林里捡回一截木头打磨成灯饰,旧房子的炉灶改成洗手池,破掉的瓷碗陶罐嵌在墙上种吊兰……老房子里的废弃物,经他巧妙设计和组合,便成了别具风格的家具和装饰品。他还喜欢从全国各地淘宝,有时只为挑选一件适合房间风格的摆件。

白天,人们在室内和凉亭中品茶看书、泡茶聊天。夜幕降临,氛围灯亮起,整个村落氤氲在一片昏黄中,驻唱歌手的琴声和歌声为乡村夜晚更添一份文艺浪漫。近年来,不少厦漳泉的企业、团队来这里团建、研学。今年元旦期间,每天接待近千名游客。

古厝“活”了,古厝的人也“活络”了。

“这一片旧村落中就有一栋是我家的祖宅,现在我也来这里打工,既当上了房东又能领工资。”村民洪云说。据了解,目前村里有20多人在这里就业,村民们在家门口包粽子、种草药、卖土特产、打扫餐厅卫生,每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

最近,小山东南宋文化村多了一个新功能:古雷人才驿站。“这是我回乡多年一直在努力推动的事,我希望小山东村能成为一个人才交流分享的平台,吸引更多年轻人回古雷就业、创业。现在,大项目纷纷落地古雷,这里的机会越来越多,年轻人实现理想不必舍近求远。”目前,已经有10多名青年在洪明贤的引领下,回到这片名为“家乡”的热土上干事创业。

众筹改造古城

离开小山东南宋文化村,第二天一早,经过盘旋的山路,记者来到正在复活中的百年古堡——诒安堡。

诒安堡建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是清初佐助朝廷收复台湾的一品功臣黄性震捐献历年积蓄俸银所建,至今仍保存完好。曾有古代军事知识丰富的游客评论说,这是中国古城池的缩影和活化石。

从西门进入古堡,放眼望去,一排排古厝鳞次栉比,却荒无人烟,只有沙地上几只奔跑的鸡,提示着这里仍有人居住。

沿着西城墙向左大约走200米,来到“林啊恒的小院”。与周边的荒芜景象不同,小院上空挂着一串串彩色小灯笼,墙上挂着毛笔字幅和卡通彩绘,温馨而有活力。林学恒和他的伙伴们在院子里已经支好了天幕和桌椅,烧好了茶水。“这两天,忙着安装小院的LED灯牌,以后晚上从西门走进来,就能看到我们了。”

两杯茶的寒暄后,开始聊古城改造计划的故事。林学恒是“85后”,云霄人,在外从事了十几年品牌运营相关工作。长期在外奔波,难免疏于陪伴家人。去年上半年,他产生了回乡改造古城的想法。

他在漳州考察了十几个地方,发现只有诒安堡有这样成规模的古厝群,偌大的古城堡没有任何的商业化,而且这里到漳州市区和厦门都有高速可直达。

去年5月,林学恒和团队开始驻扎诒安堡,他向屋主租赁了一套离西门较近的院子。经过近一个月的打扫、改造,终于有了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他把古厝改造的点点滴滴用视频记录下来,发布于个人抖音账号“林啊恒”。视频中,“啊恒”总是穿着一身藏蓝色的棉麻衣,戴着藏青色的渔夫帽,一人承包了水泥、水电、木工、泥瓦等几乎所有古厝改造所需工种,动手能力令人惊叹。伴着《我记得》的旋律,一间间杂草丛生、满屋杂乱的小院,被“林啊恒”和他的伙伴们改造成温馨整洁的小屋,墙角的绿植、墙上的彩绘、屋顶的吊灯,让古厝变得富有生命力。

宁静质朴的古村庄、一帮勤于创造的年轻人、古厝的蜕变、自由的气息……真实又感性的影像格外有力量,打动了千万网友,也勾起了一些游子的乡愁。

王惠芳就是其中之一。他今年27岁,是漳浦赤土人,从美术师范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厦门的美术培训机构工作。“偶然间刷到了啊恒的视频,我很向往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那个周末就来诒安堡见啊恒。”虽是漳浦人,但他从不知道家乡有这样一座古堡。一到古堡,他就被这里深深吸引:“这里简直是画画的天堂!”经过和林学恒多次交流探讨,深思熟虑后,他决定辞去厦门的工作,来到诒安堡孵化自己的个人IP“小王老师的画院”。

一开始,他们邀请周边乡镇的孩子来试课。王惠芳打破在画室里教学的陈规,带着孩子们到户外认识自然、认识色彩,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一次课后,有个孩子悄悄地来跟我说:‘老师,我本来不喜欢画画,但是现在我每周都期待来这里画画。’听到这句话,我瞬间确信我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王惠芳的眼里闪着光。现在,“小王老师的画院”已招收了17个学生,上月正式开课。

不知不觉,接近晌午。林学恒提议:“中午就带你们体验一下正宗的烧窑鸡!”

将瓦片一片一片地搭盖成塔形窑炉后,在炉里烧柴火,待砖片烧至泛白,把包好锡纸的鸡肉推入窑洞,再将玉米、地瓜、鸡蛋等食材从窑顶扔进窑炉,之后立即把窑弄塌,在窑上覆一层厚厚的泥土或沙子防止热气散发。等待40至50分钟,从沙堆里挖出食材,便能享受一桌美味。“这些项目在乡村都很难见到了,更别提城市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林学恒说。

等待窑烤的时间,林学恒带着记者在古城内转了转,一排排古厝整齐有序,可想昔日的繁华。“整座古城面积10万平方米,有近百幢老宅,现在只剩下70多位老人居住。说实话,凭我一己之力改造整座古城是不可能的,我现在所做的事就像一个杠杆,通过自媒体传播的方式让更多人关注这里,撬动更多资源注入古城。”

古城改造计划仅短短半年多,已吸引全国各地上万名网友慕名而来。有人利用节假日来帮忙搭把手,也有一帮人带着才艺和项目留下来,决定和古城一起发展。纷至沓来的年轻人带来研学、团建、培训等新兴业态,唤醒古城一隅,就连古城里的老人也常常加入年轻人的活动。

现在,林学恒和伙伴计划在古城孵化非遗展馆、画院、团建和研学小院、民宿、特产店、古装和民族服装摄影馆、古风茶肆、咖啡厅、短视频运营交流中心等30多种业态,他希望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让诒安堡重现车水马龙的景象。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