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9版:理论周刊·新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活化利用文化遗产 解码中华文明基因

□刘有升 赵 莹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2023年12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座谈会强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应注重活化利用,进而在全面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解码中华文明基因。

◆多元化展现文化遗产新气象

近年来,我国在活化利用文化遗产方面成效喜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效推进,古老的文化遗产正在中华大地上绽放时代新韵。

古城古物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福州三坊七巷从“拆”到“修”,从“保下来”到“活起来”,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古厝+非遗”、“文化进坊巷,商业南后街”等活动,使三坊七巷活态遗产焕发新生机。苏州古城围绕“全域旅游”、“苏式居住”功能定位,打造居民、游客、企业共享的城市会客厅。中国国家博物馆全面改陈和提升,公开展出一些长期深藏在库房里的重要文物,运用“三维数据虚拟成像+3D打印”数字活化国宝、VR“云游”展厅、数智人讲解等形式,使人们穿越时空,与文物“对话”。古城古物凝固了我们祖先眼中的宇宙、世界、他人和自己,是中华文明的基因,要深入体悟其中内蕴的天人合一、贵和尚中等中华文明的精神底色,坚守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

传统服饰火起来。近年来,国潮、新中式等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风格引发审美热潮,具有东方之韵的传统服饰、装造、配饰等进入人们视野。千年古都西安是汉服爱好者的聚集地,夜晚大唐不夜城华灯初上,穿着汉服的人们翩翩起舞,展示着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大学生用云肩、马面裙搭配学士服、手绘新中式学士帽,将国风元素融入毕业典礼,凸显中国审美。端庄典雅的簪花造型,迅速带火了泉州蟳埔女文化,向人们展示“海丝遗珍”的风采。传统服饰蕴藏着中国之美,展现着中华礼仪。传统服饰备受热捧的背后是中华美育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也是人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要聚焦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增进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非遗美食热起来。民以食为天。美食既是味觉盛宴,也是文化大餐。八大菜系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由不同区域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烹饪方式演变而成、流传至今。随着区域联系的逐步密切,不但每个地方形成了特色菜,而且不同菜系也汇集一堂。例如,福建举办闽菜创新技能竞赛,山东评选推出“十大创新鲁菜”,浙江召开浙菜创新发展研讨会,以竞赛、评选、研讨等形式守护和丰富传统美食。《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等美食纪录片的热播,在讲述八大菜系篇中揭示着不同区域独特的味觉审美和风土人情。美食博主通过发布制作介绍非遗美食的高质量视频,追寻中华美食的珍贵回忆。一道道非遗美食承载着一段段生动故事,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造就了中国人温润、勤劳、谦和和好客等品质,激起了人们品中华美食、学中华文化、塑中华品德的热情。

文博节目新起来。近年来,通过传媒载体呈现出的文化节目备受青睐。“逃出大英博物馆”系列短视频以“文物拟人”,讲述文化、历史和责任,引发人们共振共鸣。《典籍里的中国》以文物藏品和博物馆为主视点,通过艺术化的历史演绎、故事化的情境处理、跨学科的立体阐释,解读中华文化的基因密码。《中国诗词大会》把各行各业的人们齐聚一堂,采用比赛竞答方式,使人们沉浸在灿若星河的诗词篇章之中,唤醒流淌在华夏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文博节目的多姿多彩、推陈出新、创新表达加深了体验感和沉浸感,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激活了公众旺盛的文化需求,搭建起公众和文化之间的桥梁,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人们触摸文明脉搏,履行文化遗产保护的责任。

◆多举措焕发中华文明新光彩

文明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进步的标志。应活化利用文化遗产,勇立时代潮头,用好理论“富矿”,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从多维度挖掘,以珍爱之心、尊崇之心守护好历史文脉、文化肌理,谱写中华文明新华章。

加强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针对非遗保护工作提出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一方面,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要把保护放在首位,坚持党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领导,搭建统筹协调平台,构建文化遗产社会功能性分级分类管理体系。要在保护中发展,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把握开发力度、深挖价值宝矿、秉持活化利用和可持续等理念。要在发展中进一步保护,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机制,建立文物保护管理利用的全链条闭环,促进文物保护逐步走上法治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另一方面,发挥联动效应,推进文化遗产保护系统化,形成保护合力。要增强区域联动,比如,河南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院运用技术赋能,让莲鹤方壶等文物跨越时空千里来相会,陕西省等13个省(市)跨界合作,推出线上线下联动的接力传播活动,寻访历史源头、回望文明之根。未来可在各区域相互联系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要开展全国联动,比如,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图书馆联合全国百余家图书馆共赴非遗之约。要更广泛地举办这类活动,带动社会各界深入了解和关注非遗保护工作。

优化话语表达。注重文化宣传工作,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推进话语表达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一是夯实理论基础,往深里走。深刻领悟“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根植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厚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方位、系统性宣传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科学的理论讲科学。二是激活实践源泉,往实里走。积极开设线上线下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弘扬中华文明。例如,山西长治潞城区文博馆先后举办了“熏陶历史文化弘扬爱国精神”特色活动、“时光千年盛世华诞”岩彩壁画展,河南博物院推出首款“一起考古吧”小程序、《甲骨文连连看》线上小游戏,让人们在多彩活动中真切地感受文化的滋养。三是感受文化熏陶,往心里走。引导群众踊跃参与文化活动、观看文博节目、欣赏文艺作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从而,在阐释文化新知、描绘精神图谱中,增强历史自觉、文化自信。

注入创新动能。一要驾驭技术支撑,彰显文化活力。运用数字技术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创新的手段形式。例如,用AI算法实现文物复原、以裸眼3D还原考古“方舱”等,通过科技与文化的交融对中华文明进行时代化、多元化表达。二要加快人才引育,传承文化薪火。“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比如,樊锦诗,择一业终一生,从事敦煌文物保护和修复;马贵兵,用缕缕银丝锻造民族精品;郭巧连,在传播剪纸技艺中传递文化正能量。文化发展,需要大国工匠,更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为此,要加大人才外引内育力度,并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三要增添创新动力,赋能文化产业。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以社会效益为先,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以税收、信贷、奖励、人才项目等多样化支持,吸引文化企业落地,打造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集群。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例如推出文物修复盲盒、玉佩棒棒糖、文物冰箱贴等文创产品;还可以营造“文化+”消费新场景,丰富人们文化体验形式和消费模式。

促进美美与共。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一方面,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比如,西藏唐卡与福建漆画,在艺术交流中增进民族团结;通过文物古籍展览,再现五千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长卷,描绘中华文明的孕育、产生和发展,汇集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另一方面,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守护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我们要稳步做好申遗工作,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也要敞开胸怀更好地了解世界,以立体外宣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实现文化遗产代际传承,推动中华文明之花在世界各地璀璨绽放。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为福建省社科基金研究阐释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和文化传承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福建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