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海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多元人文交流 共创美好未来

——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侧记

□本报记者 陈梦婕 文/图

“中国-东盟迎春嘉年华”活动现场

2日举行的中国-东盟图书艺术展暨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吸引了东盟国家友人驻足观赏。

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是“东方第一大港”。600多年前,郑和下西洋从福建长乐扬帆出海,福建与东盟交流交往源远流长。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多年来,中国-东盟关系已经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

去年9月,李强总理在印尼雅加达同东盟各国领导人共同宣布2024年为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2月2日,2024“中国-东盟人文交流年”在福州开幕。“多元交流 共创未来”中国-东盟青年人文交流主题沙龙、“携手促进妇女经济赋权”中国-东盟女企业家沙龙、“茶香世界,和满天下”茶文化沙龙等活动也在福州举办,来自东南亚各国的政要、使节、友好组织负责人及经济、智库、媒体、友好城市等各界代表出席。

共促妇女经济赋权

在中国-东盟女企业家沙龙现场,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女企业家、政府官员及相关组织代表等70余人参加,围绕推动妇女平等就业、参与创业创新以及加强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文旅经济等方面的务实合作深入对话交流,分享经验做法。

近年来,女企业家人数显著增长,她们在崭露头角的同时,也在不断重塑地区和全球的经济格局。然而,基于性别的偏见、获取资源的限制、环境不够包容以及一些社会期待等,影响着她们充分发挥女性企业家的潜力。

菲律宾社会福利部高级副部长阿多尼斯·苏利特先生分享了菲律宾促进妇女经济赋权的做法:“在菲律宾,我们优先投资妇女的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女性也能平等获得优质教育和职业培训。我们还促进妇女创业,为妇女创立的企业获得资金和资源提供便利。此外,我们还制定和执行促进性别平等和消除工作场所歧视的政策,包括缩小男女薪酬差距、提升工作与生活平衡、打击性骚扰和性别暴力的措施。”

柬埔寨妇女事务部国务秘书克里·娜丽斯女士介绍,女性在柬埔寨的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柬埔寨经济贡献的占比达到58%,占所有劳动力的73%,61%的中小微企业由女性所有。柬埔寨政府持续推动性别平等项目和女性赋权项目,让女性成为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柬埔寨政府充分肯定女企业家发挥的重要作用,落实具有韧性、可持续、包容的发展战略,让妇女和女童在经济、教育、健康和公共领导力方面获得了更多权利。

“为女性经济赋权对改善女性的生计、促进社区的发展至关重要。”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艾格帕·潘塔翁在致辞中强调,东盟实现妇女经济赋权的势头有很大的增长。东盟内部的合作以及东盟和中国之间的合作,都将有助于为女企业家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目前,中国女性就业人员占比在四成以上,女科技工作者占45.8%,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中女性达55%,数字贸易、电商、直播等新业态中妇女约占三分之一,企业职工董事、职工监事、职工代表大会中女性占比三分之一左右。从福建来看,女企业家更是巾帼不让须眉。截至2023年底,在我省民营经济中,女性企业法人代表就有47万人,占比达26.9%。我省女企业家在各个领域成为发展的生力军,充分彰显了中国女性的传统美德与时代担当。

共建青年“友谊之桥”

东盟有7亿人口,平均年龄只有28岁。在中国-东盟青年人文交流主题沙龙上,一张张年轻面孔洋溢着蓬勃的朝气。沙龙聚焦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青年人文交流与文化合作,邀请了中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及越南的各界嘉宾,围绕凝聚青年力量、创新教育形式、文化传承创新三大主题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见解。

文莱文化、青年和体育部常任秘书长阿希金介绍,文莱近40%人口为15至35岁的青年。当地政府鼓励青年通过青年市政厅会议等各种平台参与政策和决策的制定,确保青年的声音被听到,青年的贡献受到重视。在文莱,国家青年政策和战略、国家气候变革政策和数字经济总体规划等的制定都有青年人参与。此外,政府鼓励青年参与志愿服务和社区工作。“相信通过这次对话,我们可以发挥人文交流的力量,为我们的年轻人创造机会,增进相互理解,成为世界公民。”

中国青年代表骆祥健曾在云南省残运会拿到了跳远、跳高两块金牌,他因为出色的篮球技能被称为“独腿斗士”,还参加了雅加达残奥会的圣火传递。他以自身的经历阐述了体育在中国与东盟青年间友好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并为中国与东盟青年人文交流许下美好的愿望:“中国和东盟的未来属于青年,希望通过体育交流,继续促进双方的理解与合作。”

华侨大学“海外新声代”新媒体工作室境外生主播组组长、印度尼西亚留学生陈俊伟告诉记者,课余时间,他和华侨大学的留学生同学一起用镜头记录真实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他们一起办了一个Vlog专栏“海外新声代”,有美国、俄罗斯、南非等16个国家的200余名来华留学生主播,创作“中国真奇妙”“我在中国学绝技”“‘一带一路’我带路”等相关主题的多语种短视频410期,在海内外新媒体平台发布传播,播放量超2亿次。华侨大学的留学生们还开展了“华文星火”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实践活动,服务团已经走进13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60余所学校,让“中华文化进课堂、中华美德进我家、中国故事进社区”,教授过的孩子超过13000名。

来自泰国的网红达人张爱玲是中国媳妇。中国是她阿公阿嬷的家乡,她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在泉州戴簪花围、在福州打肉燕、在厦门品闽菜……她的脸书“粉丝”超过5万。张爱玲介绍,她的大部分“粉丝”来自印尼、泰国、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创作的主要内容是分享自己在中国的生活,并为想来中国的外国朋友答疑解惑。“现在有很多东盟国家的朋友想来中国,了解中国文化、交中国朋友。今年,我就在脸书上告诉他们,玩雪不用去欧洲,来哈尔滨就好了!今年3月,中泰两国将永久互免签证,相信双方会有更密切的往来。”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