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两会特刊·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从助餐服务中感受民生温度

□潘抒捷

两会和老百姓的关系有多密切?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或许就能找到答案——“加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

关于养老,人们常常提到“一碗面的距离”,意思是说,两代人不要离得太远,最好是子女煮好一碗面送到父母手中,汤还是热的。但现实生活中,留守、独居的老人不少,特别还有一些高龄、失能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子女长期不在身边,自己腿脚也不利索,上街买菜是件难事,做饭吃饭都成了问题。

一日三餐成生活,皆是人间烟火气。针对老年人用餐难题,许多地方通过政府补贴一点、企业让利一点、老人负担一点、慈善捐助一点等办法,提供助餐服务。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就专门报道过福州、厦门等地建设运营长者食堂的探索。从实践看,这些食堂饭菜可口、价格实惠、氛围融洽,对于有困难的老人还能送餐上门,成为一个暖胃又暖心的民生项目,也是老年人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生动体现。

应该说,相比于高质量发展、深化改革、产业培育等话题,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确实不算大事。但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把这件小事拎出来说,足见党和政府对民生的重视,说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了治国理政的每一个细节。这类攸关民生的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有许多,政策制定与工作部署事无巨细,不同的社会群体都能从中感受到同样的浓浓关怀。

无论衣食住行,还是业教保医,只要把老百姓关心的“关键小事”时刻放在心上,把好事、实事做在群众所需之时、所盼之处,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就必定能为老百姓带来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