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通江达海,潮连五洲。
这里曾帆樯云集,为闽中海上辐辏。
妈祖庙的设色星图、雁阵山的灯塔、江东的跨海石桥、散处海岸边的古埠头遗迹,不很遥远的庄边瓦窑垅窑址和新县过洋山窑址……涵江古港遗存的相关文物,勾勒出一个曾经的海边商埠画卷。
上溯木兰溪、延寿溪、萩芦溪,这里的帆影可抵莆仙腹地。来来去去的船只,把海货输往乡村,把山里的特产销到沿海和海外。
——这里,就是木兰溪入海处的涵江港。自唐代以迄民国,这里一直是莆田的海上门户,港涌万顷潮,帆迎万国商,千年涵江港,带给莆田的,不只是鱼盐之利,更是面向世界的宏阔视野。
明代《八闽通志》载:(涵江)头市在府城东北。濒海港,鱼盐之所聚,商贸之所集,亦莆名区也。明弘治《兴化府志》亦载:涵头市长三里许,人家稠密,商贾鱼盐辐辏,为莆闹市。可见,应港而生的涵江,自古以来都是闽中繁华口岸,被誉为“小上海”“东方威尼斯”,在莆田的发展中曾起到举足轻重的龙头带动作用。
海洋是陆地的延伸,港口是人类探寻远方尤其是异域的出发点,也是漂泊冒险者的精神归宿。古代涵江港和许多滨海港口一样,把一个地方的历史和大海彼岸的历史紧紧连在一起。从港口出发抵达的远方,不仅带来无限的商机,更带来足以改变一个人或一群人命运的机会。所以,兴海之利,便是造福人民造福子孙后代之举,如蔡襄、刘政等人,以旷世卓绝之眼光,把一片滩涂,不断改造成一方出海之门户,让世代人民永获商贸之利,至今令人铭记,令人感怀!
位于闽中的莆田,之所以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美誉,既和中华传统文化在这里的完整传承分不开,亦充分肯定此地向海开拓、兴海利民的海洋文化因素,是中原文明、海洋文明和海外文明的综合作用,催生了莆田守正创新、融合兼蓄、勇闯四方的独特文化基因。
莆田地处东南边陲,位置偏,耕地少,人口多,是一个生存和发展压力很大的古府新市。所以,莆田人种田则方求精耕细作,工匠则务求精益求精,饮食则以寻常菜肴做出精致不寻常的菜品,读书则必须出类拔萃,由于人多地少的矛盾,向海发展,成为当地必然选择。数百公里海岸线,自北而南,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湾湾相望,潮声相闻,渔歌互答。在激荡的涛声中,耕海牧鱼,是延伸生产生活的重要舞台。
面向大海,扬帆海外,更是一个沿海城市追逐诗和远方的浪漫之旅、现实之旅、奋斗之旅。历经千百年向外闯荡,莆田发展成为福建省重点侨乡之一,全市共有海外侨胞约150万人,其中华侨50万人、华人100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归侨侨眷6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20%。这个庞大的群体,是莆田发展的重要资源、重要生力军,是推动莆田转型升级的一支重要力量。
千百年来,莆田以文铸魂,向海而兴,经济和文化双重发力,塑造了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禀赋,成为一个小而美、内涵丰富的古城典型。近代后,福州、厦门辟为对外通商口岸,莆田(涵江)港和泉州(刺桐)港、漳州月港一样,渐渐淡出国际主流航海线的视野,有所式微。改革开放后,厦门港挟特区雄风,高歌猛进,成为国家重要枢纽港。福州也奋力而上,2022年吞吐量就超过3亿吨。泉州、漳州诸港区,随着经济崛起,吞吐量也稳步上台阶。莆田拥有三湾优良港区,向海向外发展的天然条件、禀赋优异,临港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迄今尚未形成规模优势、特色优势和品牌优势,希望当地政企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突出发挥优势,在转型升级中,乘风弄潮,奋勇争先,积蓄发展新动能,取得发展新辉煌。
潮涌天下,港阔帆远。人类向海洋的作为空间,十分广阔。而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形态,注定了陆上发展的先天局限性,只有扬长避短,大力发挥海的优势,深植海洋情怀,做足海洋文章,才能在全国全球竞争中,积攒领先动能,保持领先态势,在构建高质量发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福建中,再展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