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松绑”放权40周年 [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见证国企攻坚10年

□本报记者 黄雪梅

2004年3月24日,在“松绑”放权20周年之际,《福建日报》一版刊发了我采写的通讯《改革 开放 发展——企业家的摇篮》;二版刊发我对时任省企联会长黄文麟的专访《为企业和企业家成长鼓与呼》。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聚首福州,参加“全国企业家活动日”,共商企业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发展与壮大。

回想1994年7月29日,我发表了记者生涯第一篇新闻报道——《“炼石”熔炉出“好钢”》,这是采写顺昌水泥厂大胆改革的新闻报道。此后10年,作为福建省经贸委的跑口记者,我有幸亲历了那段激情澎湃的岁月,记录了众多敢为人先的人和事,并汇编成我的第一部作品集《走读福建》。

今天翻开《走读福建》这本新闻报道集,富有那个时代特征的风云人物和新闻事件历历在目。

从1984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与时俱进,从未停下脚步,每一个阶段都有改革重点和目标任务。从“破旧立新”来看,1994年到2004年是改革攻坚最猛的10年,既要搬掉压在国企身上“三座大山”(企业办社会、历史债务和冗员问题),又要解决产权制度问题,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破旧”方面,改革重点是让政府与企业各自“归位”,不仅要解决国企自身的问题,还要解决政企分开和政资分离等问题,让国企轻装上阵。

当时我深入国企采访,常常听到这些声音:“不改革等死。”“不减人,办不好国有企业。”“人往哪里去?钱从哪里来?”“退出也是政绩。”……

减员是最难的。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身上是一座山。为了完成“退出”任务,全省各地都在积极营造国资、国企和人员的退出通道。1996年至2000年,我省1800多家国有小企业放开放活,近200家大中型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5年间国有企业在岗职工减少了27万人左右,绝大多数实现了下岗再就业。

“立新”方面,重点是解决产权制度问题。当时,有专家提出“国企改革,改到深处是产权”。可产权制度一直是个敏感问题。1996年,中央出台产权保护的顶层设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1997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关于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意见(要点)》发布,提出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的三年目标。有了“尚方宝剑”,我省加快改革产权制度,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例如,南平市从1997年起,抓住列入“全国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契机,大举兼并、破产和减员增效;2000年,又充分利用省定“促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试点的时机,加大改革力度,由单体改革转向整体搞活。近几年来,南平市继续深化改革,2023年7月,福建省国资委公布“全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改革任务整体评估结果”,南平市改革力度较大、改革成效显著,获国资委通报表扬。

站在时代的风口,回望来时路,我深切地体会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盘活了存量资产,释放了大量人才,腾出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