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把脉天气 赋能发展

□本报记者 潘园园 通讯员 沈坤玉

“回南天是如何形成的?”“雷雨天气,在外如何防护?”……3月22日,漳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信息处理中心内热闹非凡,文创展览、互动体验、科普讲堂、二十四节气DIY手工制作等活动广受欢迎。

“今后,我要多关注气象知识,践行低碳行动,走在气候行动的最前线。”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三年级学生胡馨瑶在了解了气象科普知识后说。

3月23日是第64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气候行动最前线”。22日,漳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气象工作专场),介绍2023年漳州气候概况和2024年气候趋势展望,并就有关气候热点话题回答记者提问。

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

说到气象,你马上想到的是什么?是“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是决定今天穿什么的穿衣指南,还是二十四节气和各色节气美食?

随时随地拿出手机查看天气,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如今,气象服务已融入人们生产生活,越来越不可或缺。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漳州市总体呈温高雨少,气象干旱阶段性发展,极端天气频发,气象灾害总体较重,年景差。全市年降水量1427.7毫米,与常年相比偏少170.5毫米,全市年平均气温22.4℃,与常年相比偏高0.7℃。

翻开2023年漳州市各地平均气温评价表,记者注意到,和常年气温相比,南靖、长泰、龙海、东山被评价为“显著偏高”,华安、平和、漳浦、云霄、诏安显示“偏高”。其中,长泰和云霄22.9℃为最高,华安21.6℃为最低。

2024年,漳州预计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早春季、雨季、台风季和秋季都偏高,其中夏季≥35℃高温日数偏多,极端最高气温偏高;秋季秋寒略晚于常年;全年降水量偏多,早春季、雨季、台风季和秋季都偏多。预计今年登陆或影响漳州的台风个数为4~5个,较常年相比属正常,台风强度偏强、台风灾害偏重,可能有1~2个台风登陆或严重影响漳州,秋季有晚台风登陆或影响。

面对气温升高,减少碳排放,每个人都在“最前线”。专家表示,交通约占我们生活碳足迹的1/4,绿色的出行方式包括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较短距离的出行,尽量采用步行和骑自行车,既低碳环保,还可锻炼身体。购买汽车时,尽量选择排量较小又能满足日常出行需求的车,节省燃油,减少污染排放物。

从靠天吃饭到提前预判

“瑞雪兆丰年”“春雨贵如油”“夏天不热,五谷不结”……这些谚语将气象和农业发展紧密结合,既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农业气象发展的起点。

作为农业大市,漳州市眼下正处于春耕春播季节。从靠天吃饭到提前预判,精准的气象服务如何助力农业未雨绸缪?

“春耕春播期间需注意排水防涝,同时关注低温阴雨天气的可能性。”漳州市气象台副台长、高级工程师陈锦鹏介绍,漳州市春耕春播时间主要是在2月下旬至4月,时间跨度约为两个半月。今年2月下旬以来,全市平均气温15.7℃,较常年同期偏低0.2℃,较去年同期偏低0.5℃;全市平均累计降水量48.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39.9毫米。

陈锦鹏介绍,预计3月下旬至4月,漳州市各县区平均气温为19~22℃,比常年同期偏高0.1~1.0℃,4月上旬可能出现阶段性低温过程,不利于春播。预计3月下旬至4月,全市降水量为170~250毫米,偏多一至四成,春播期间较明显降水时段出现在3月24日—26日、3月29日—30日和4月3日—4日。“请农民朋友注意防范雷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从2019年起,漳州市气象局围绕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由11名技术专家组成的气象科技特派员队伍,扎根基层,一头连科技创新,一头连生产实践,成为在乡村振兴大地上“种科技”的人。

台风登陆前,气象科特派团队第一时间奔向田间地头,全力以赴做好“一过程一策”气象服务;寒潮来袭,为农业种植户们送去防寒保暖技术指导,给果蔬添衣戴帽开启防冻模式;为农产品品牌贴上气象“身份证”,好气候助力鼓起果农钱袋子……精准的气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让农民收获稳稳的幸福。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气象服务的保障。”陈锦鹏表示,气象部门每逢周一会制作发布《一县一业气象服务专报》,特别在春耕春播期间的每周一还会发布《漳州市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最新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全市气象部门科技特派员和“为农小分队”也将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农业生产情况,了解农业生产服务需求,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引导广大农户充分抓住有利天气时机,确保合理安排农时。

以气象服务助推两岸发展

漳州是台胞主要祖籍地和台商投资密集区,漳台仅一海之隔,两地气候相近。

“我们将全力打造服务保障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样板。”漳州市气象局副局长刘锦绣表示,漳州市将做实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雷电安全保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多站点大气电场仪,为园区台企雷电防御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支撑,全面提高雷电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此外,持续打造漳浦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等两岸融合发展气象服务示范点,以省级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省市县气象专家、台籍科技特派员和科研院校专家联盟,辐射周边县区的台农台企。

同时,漳州市将充分发挥国家级漳州海洋观测试验外场等科创平台作用,推动漳台气象科技人才互相访问进修、交流合作,提升海峡观测、大气垂直探测、新型多源观测数据综合应用能力。

在推动漳台文旅融合发展提质增效方面,刘锦绣表示,将用好“中国天然氧吧”“清新福建 气候福地”和气候优质农产品等气候名片,提升在漳台企品牌附加值,赋能产业发展,并以气候、农事、习俗为主线,持续开展海峡两岸二十四节气文化研究,传承弘扬二十四节气文化。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