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南安市公安局针对全市沿海岸线地理环境和治安管理形势,健全完善网格式巡防模式、无缝式技防建设、制度式联勤协作,“三式”提升沿海治安立体化防控能力,有效维护沿海社会面安全稳定。
一是推动沿海乡镇政府成立12支68人的岸线“巡逻队”,以船舶停泊点为重点,划定3个片区、6个巡逻段,并由属地乡镇政府、沿海派出所领导担任片区负责人,指定专职民警任巡逻段段长,组织指导巡逻队按照“点、线、面”巡控层次布警,实行责任到岗、目标到人、包段责任的“岸长制”。设立7个岸线执勤点,24小时专人值守,强化重点时段、岸线和港岙口、停泊点巡逻盯梢、巡查管控。自机制运行以来,共出动巡防警力1500余人次、发动群防群治力量3200余人次,巡查港岙口、码头等沿海重点部位1500余次。
二是纵深推进“智慧海防”“雪亮工程”建设,在全市沿海岸线、重点部位全方位铺设海防视频监控站、城安监控、人像、车辆卡口等监控设备,并接入沿海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实现对沿海重点区域动态精准管控。升级改造“多元预警系统”,深化海防、海渔、海事等多部门资源进行多网融合应用,并摸底排查岸线智能监控设备,及时进行维修、增补,实现人员、车辆、船舶等“智能识别、动态跟踪”。今年来,海防部门依托“科技警务”成功预警处置船舶超区域作业等违法违规行为1起,有效防止海上安全事故发生,守护了渔船民生产生命安全。
三是依托“五海协作+反走私”工作机制,联合海关缉私、农业农村、海警、海事等部门开展反走私联合执法行动,共组织海域联合巡航3次、陆域联合检查12次,查处船舶违规行为3起。联合刑侦、海关缉私等专业警种侦破走私刑事案件1起,抓获多名犯罪嫌疑人,有效震慑沿海地区走私犯罪活动。会同农业农村局、沿海镇村、海警等部门深入港(岙)口、滩涂、村(居)。船舶停泊点张贴宣传通告500余份,登门发放《致广大渔船民朋友的一封信》1000余份。
(戴娇娥 杨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