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海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我们想把中国文化带出去

——访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发起人王彤、蓝兰

□本报记者 陈梦婕

作为国际文化交流的践行者、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发起人,瑞典籍华人艺术家王彤和策展人蓝兰,20多年来已成功举办了200余场展览,为中国和北欧的艺术家提供了许多交流的机会。年复一年,这种交流变得更广泛、更深入。他们不但把北欧艺术家请进来,更致力于把中国文化带出去。

记者:这次展览名为“社会性的艺术”,这个主题是如何选定的?

王彤:我在北欧已经生活了30多年,尽管在地缘上它离中国很遥远,但北欧艺术家或者说北欧人的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发生的事情最终都和自己有关。他们很关注社会生活、自然万物,艺术家们的创作介入了身边发生的几乎所有事情。艺术绝不仅仅是发生在一个美术馆之内,它会和所有的人形成一种关联,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强调社会性的艺术。例如这次丹麦艺术家凯伦的作品《漂浮的海床》,就是使用可回收材料重新塑造了卡特加特海峡中的海底礁石,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海床保护的呼吁。

记者:把厦门·北欧当代艺术中心放在澳头这个小渔村,最初有没有担心村民看不懂?

王彤:把北欧当代艺术中心放在澳头,既与我的成长和创作经历有关,也是机缘巧合。我觉得对村民特别是对儿童来说,对当代艺术的认知恐怕更容易。因为他们自己对艺术没有一个固定的认知模式,并不是非要站在某一个美学角度或者是某一个文化区域来看艺术,艺术有无限可能。尽管艺术中心设在澳头,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到世界各地,这很有意义。

记者:把大批北欧艺术家请到澳头来后,您有观察到他们的变化吗?

王彤:这些艺术家只要来过澳头一次,就会不断地来中国,有的是自己到各省旅游采风,有的还带着亲朋好友来。比如此次参展的丹麦艺术家克劳斯曾专门到西安临摹寺庙和古墓前的狮子雕像,他的狮子石雕作品就陈列在丹麦皇家园林里。朋图斯曾任丹麦康纳美术家协会主席,他和蒂娜的家中随处都能看到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家里的客厅挂着一幅郑板桥“吃亏是福”的拓印,桌上摆着漳州窑瓷盘,沙发上铺着中国牡丹和凤凰图案的中国土布,他的作品中也蕴含着中国亭子等丰富的中国元素。

在欧洲大多数的美术学院里,现在仍找不到一支毛笔。但当艺术家们来到中国,接触到国画之后,他们会尝试拿起毛笔在宣纸上作画,试着使用散点透视法等。文化交流是双向受益的。对当代人来说,应该有一个全球化的视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也是在不断发展当中的,只继承远远不够。

记者:你们现定居于瑞典,在当地也做了许多推广中国文化的工作,他们的反响和接受度如何?

蓝兰:在瑞典斯库鲁普市,我们策划了一个“糖盒子”计划,2011年起至2017年共办了32场“聚焦中国”的展览及文化活动,办了“陶瓷回归中国展”、“中国彩墨——福建艺术家展”、“东方绘画精神与表现”座谈会等,当地政府和媒体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宣传。丰富多元的交流活动成为斯库鲁普市重要的文化事件。

前两年,我们在瑞典创办了文化中心。去年厦门国际海洋周的蓝色梦想国际当代艺术展就同步在那里举行。今年,我们还会做一个厦门非遗出海的主题展。这些持续不断的活动经常被当地媒体大篇幅报道。有一天,我们收到一张纸片,是一个当地男孩用自学的中文写的几个字:“我爱中国。”

记者:这些年你们除了把北欧艺术家带到中国,也把中国的艺术家带到海外去。这样做的目的为何?

蓝兰:东西方特别需要这样一种融合。随着中国的开放,中国艺术家更多地看到了西方的艺术,有机会和西方对话合作。西方也需要中国文化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底蕴和灵感。随着交流的深入,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我希望有更多中国艺术家和中国人走出去,世界上每一个文化遗产都是我们的财富,要做一个开放的人,从世界文明中汲取营养。

记者:您认为来自不同国度和文明的人们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的根基在哪里?

蓝兰:文化因不同而有趣,交流的根基在于知己知彼、不卑不亢。每个在海外的中国人更会知道自己文化的珍贵,也更珍惜自己的民族属性和基因,并在中外交流中努力把它发扬光大。另外,我认为中国人的热情好客、愿意为他人付出是最优良的品格。有个瑞典朋友曾经郑重地对我说:“人一辈子一定要有个中国人做朋友,因为中国人的良善友好是骨子里的。”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