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近日,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携两部原创精品舞剧晋京展演,展现福建舞台艺术新成就

白鹭“归巢” 舞动“山海”

□本报记者 林泽贵

《花儿与海》剧照 刘海栋 摄

《花儿与海》剧照 刘海栋 摄

《沉沉的厝里情》剧照张晓成 摄

山海虽远闽宁情长

“山啊,能有几重?海啊,终会相逢……”4月23日晚,由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与厦门艺校联袂打造的舞剧《花儿与海》,在北京中央歌剧院倾情演出。当主题曲《山海》响起时,许多观众眼角湿润,意犹未尽。

舞台上,塞上江南丰收的黄、清新福建沁心的蓝、实验室纯洁的白、闽南中秋节的红、葡萄藤蔓的绿,以及剧中主人公杨一琼不幸患病的黑白色调穿插交织着,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

《花儿与海》以闽宁协作为背景,讲述了福建援宁科技特派员为援宁事业奉献牺牲,后人赓续奋斗的故事。这部舞剧融合闽宁两地的民族民间舞蹈语汇,生动展现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闽宁模式”的恢宏篇章。该剧曾是2022年福建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入选了第十四届全国舞蹈展演并获优秀剧目奖。

该剧的人物、事件均来自现实生活的提炼。剧中,杨一琼带领学生在贺兰村培育葡萄,帮助当地群众发展酿酒业。现实里,闽宁镇酿酒葡萄产业已初具规模,建立了现代产业集聚区。

“群众在戈壁滩上挖石、备播的舞段,携手抵御寒潮保护种植成果的场景,都源自生活和科研现实。”《花儿与海》导演之一郭勇滨说,为提炼角色的内在品质,主创团队用了近一年时间深入宁夏采风,通过亲眼看到、亲身体验,感受援宁工作的艰辛和援宁工作者背负的使命。最终,由该剧编剧、厦门大学教授傅小凡提炼塑造出了一个凝聚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美好品质的角色。

舞剧第一场,杨一琼刚到宁夏,当地人拉着横幅、敲锣打鼓,跳着回族舞迎接她……这个场景,被专家和观众高度夸赞“特接地气、特真实”。

原来,主创团队初到宁夏采风的那天,恰巧遇到当地群众办喜事,一位老者听说他们是福建来的,特地给安排了一桌。

“当地群众的热情,特别对福建亲人的感激之情,是溢于言表的。”郭勇滨说,原本他们正为如何将不同地域文化的碰撞外化为舞台形象而发愁,但那一刻,编导们心中立刻有了定位。“即便相隔遥远,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心性情感,足以消弭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差异。”

如何跨越“山海”时空,让观众情感“不掉线”,也是舞剧编排的难点。“我们提炼闽宁两地各自的民族文化特色元素,使它们融入每个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冲突中,将宁夏‘花儿调’的曲艺风格和福建的海洋气息融汇在一起,传递出浓郁的‘山海情’。比如,用高甲戏的动作语汇呈现东南沿海的市井生活,用宁夏的踏脚舞等配合人物身份的推进和转变。”《花儿与海》导演之一何颖介绍说。

“我看见山海情深,感受到主人公的大爱与扶贫精神,相信这份爱与真情会温暖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党总支书记兼院长张云峰评价说,《花儿与海》人物形象的刻画非常贴近人民生活,充分展现了舞蹈艺术多元融合的新发展以及新时代下现实题材作品的新活力。

有专家指出,《花儿与海》将民族传统文化与脱贫攻坚主题完美融合,巧妙地把闽宁协作的故事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大主题,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艺术表达提供了新视角。北京舞蹈学院院长许锐表示,厦门“小白鹭”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同时直面时代,挖掘现实主义题材,这种创作精神令人感佩,“期待更多用心、用情,源于真实生活、体现真实情感的主旋律题材舞蹈作品”。

在演出后的剧评会上,业界专家普遍认为,“小白鹭”能深耕民族民间艺术领域,不追逐时尚风潮,而是选择“扶贫”题材进行创作,用舞蹈语言真诚地传递人物情感,让观众看得明白,本身就是一种“守正创新”。

从“班”到“团” 不忘初心

此次晋京,厦门“小白鹭”共演出《沉沉的厝里情》《花儿与海》两部原创舞剧。其中,《花儿与海》被纳入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原来,“小白鹭”和北舞之间,还有一个“跨越山海”、不忘初心的故事。

作为中国第一个专业民间舞团,厦门“小白鹭”成立于1993年,其前身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专业厦门试验班。建团以来,“小白鹭”共获奖300余项,先后50次代表国家、省市出访交流,8次赴台湾各地巡演,足迹遍布五大洲,荣获“厦门市十大城市名片”称号。

此次白鹭“归巢”,回到艺术生涯的摇篮,既是展现厦门“艺术之城”文化名片,让“小白鹭”艺术创新探索接受更多专家和观众的检验,也是“小白鹭”向“娘家人”汇报、向母校70岁华诞献礼。

在4月24日举行的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作品与发展研讨会上,30多年的时光仿佛凝结成一瞬——

1986年10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间舞专业“厦门班”创办,24名学生先在厦门学习2年,而后到北京舞蹈学院接受长达5年的专业化训练。北京舞蹈学院原院长吕艺生回忆起“厦门班”筹建一事,仍热血沸腾。在他看来,厦门“小白鹭”的成功,是北京舞蹈学院教学教育模式的生动体现,为后来的舞蹈教育提供了一条宝贵的探索之路。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司长明文军曾是“厦门班”的班主任。当年他手上的24个“试验品”,如今大多已成为中国舞蹈艺术界的中流砥柱。

明文军说,“厦门班”毕业后独立组建“小白鹭”舞团至今的30多年,可以看到当年北京舞蹈学院打下的坚实基础,“从文艺初心的维度上看,办团的定位体现着文化使命与担当;从文化征程上来看,‘小白鹭’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大时代的文化品牌”。

他认为,“小白鹭”30多年来最关键的是在文化方向上始终坚守初心不变,深度挖掘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把闽南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与当代审美结合起来,“从本次来京展演的《沉沉的厝里情》和《花儿与海》两部作品中,可以看到代代传承接续的良好团风”。

总政歌舞团原创作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赵大鸣说,他从《沉沉的厝里情》《花儿与海》中看到了一种“骨子里对题材和民族民间艺术的尊重”,“这是舞剧创作的正路,也是‘小白鹭’身上特别宝贵的东西”。

北京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巴图认为,厦门“小白鹭”晋京献艺,展示了全国首家民间舞团的文化传承与艺术追求,呈现了厦门、福建舞蹈艺术人才辈出的生动景象。

“从‘厦门班’到‘小白鹭’,也是北京舞蹈学院办学70年历程的一个缩影!”巴图说,我们有着共同的艺术基因——坚持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民族艺术,因应时代社会需求,开门办学,拆墙透绿,校地协作、校团协同,为人民而舞,为时代建功。

回顾建团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主任、第一代“小白鹭”林乃桢感慨万千。她介绍说,“小白鹭”取得的成果与当年北京舞蹈学院为“厦门班”打下的坚实基础有着分不开的关系。多年来,厦门艺术学校与北京舞蹈学院高位嫁接,有90%以上的师资从学院引进,“北舞犹如母亲般呵护着‘小白鹭’的成长与繁荣”。

林乃桢说,站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的“小白鹭”,将继续弘扬为人民而舞、为时代建功的价值追求,勇敢担负起新时代文化使命,以发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建设文化强国为己任,浇灌艺术之花。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