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深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记者手记

关键在做好转型和服务

□本报记者 储白珊

新时代的福建开放大学,面临怎样的办学新环境?

从国家层面看,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前所未有地凸显。从省域层面看,“发展终身教育,开展继续教育,推动社区、老年教育向基层、农村延伸,服务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新时代使命正在召唤。从学校层面看,处于“从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变,从学历补偿向知识补偿转变,从文凭提高向技能提升转变,从线上为主向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此大背景下,福建开放大学要回答好“教育强省,开大何为”,必须在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大局中找准切入点谋划学校改革发展,关键在做好转型和服务。

那么,怎么做好转型和服务呢?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福建开放大学的优势在于“大学+体系+平台”三位一体,要做好转型,履行好社会服务职能,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扬其长处。对此,专家指出,开放大学发挥其长处,以适应新的办学环境,可坚持面向基层、面向行业企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紧贴市场、产业、职业需求,加大应用型新兴专业、交叉专业建设,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主动适应教育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融合化发展趋势,将数字技术深度应用融入教育教学的全方位、全流程,进一步优化“人人、时时、处处”的泛在学习环境;不断完善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推动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三轮驱动”、协调发展,进一步满足社会成员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

在转型和服务过程中,满足社会需要是办学的起点与终点。福建开放大学党委书记庄莉表示,福建开放大学是知识输入和新知快递的平台,要顺应政府所想,聚焦服务“教育强省”“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大战略部署;要顺应社会所需,坚持产教融合、产学结合,拓展项目化招生,围绕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着力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新福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更要顺应人民所盼,与普通高校错位发展,突出特定人群人才培养、特色学院、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办学优势,在办学形式、学习对象、培养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开放,最大程度向社会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办学服务,推动教育更加公平普惠。

转型和服务也离不开创新。校长吴国荣认为,学校要突出多元办学、开放办学,推动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三轮驱动”,把握学历教育新抓手、社区教育新渠道、社会培训新品牌、老年教育新亮点、职业教育新支撑五个定位,加快构建福建开放大学转型发展新格局。同时,学校要开阔视野,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促进办学资源更多集聚到优化发展、优质发展上来,持续提升管理和服务效能,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和内生动力。还要建立全省办学体系共商共建共享的一体化办学机制,发挥办学体系最大效能,并以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引擎,推动教学组织、教学环境、教学过程、评价方式等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推动特色发展、差异发展、创新发展,让发展成果惠民生。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