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厦门观察 上一版   
上一篇

一片茶叶能玩出多少种花样?

□本报记者 林闻 林梓健 文/图

观众现场体验茶食品。

近日,2024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春季)博览会(简称“厦门茶博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作为深耕茶行业15年的老牌展会,今年厦门茶博会在深挖茶产业链的同时,紧跟市场前沿热点与消费新趋势,同期策划2024厦门国际茶包装设计春季展、2024厦门国际新茶饮展、2024绿茶采购交易会等,推动茶产业健康发展。

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世界有30亿人是茶爱好者。中国六大茶类,有一半源自福建。当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汇聚在一方展厅,一片茶叶究竟能被玩出多少种花样?

不少特色茶再次回到中国

走进厦门茶博会,一个充满意境美学的茶空间吸引记者的注意。相较于其他展位老茶馆的装修风格,厦门本土茶品牌BASAO佰朔的展位更加年轻化,观众可通过观色、闻香和品鉴,感受茶叶的不同风味。

“新茶饮的潮流燃起年轻人对茶叶的喜爱。我们从厦门吃茶话仙的日常闲适中汲取灵感,希望通过线下多家门店让顾客品鉴不同的茶,体验传统和新式茶艺的乐趣。”展位负责人表示,如何唤醒更多年轻人对茶的喜爱,让他们重新建立对茶的认知,是近年来佰朔在思考的命题,他们想带给年轻人的茶文化体验是回到茶本身的简单纯粹,“先好好喝茶,再多喝好茶”。

厦门茶博会的举办,让全球不少特色茶兜兜转转再次回到中国。

在茶博会境外展区,印度人Uday带来家乡茶叶。“我的家族在印度已有上百年的茶树种植史,茶叶出口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Uday告诉记者,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茶叶消费国,印度茶种几百年前从中国舶来,如今在工艺上与中国有很大的差距。

这是Uday第一次来到厦门参展。此前,他已在中国的多个城市找到合作伙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会拓宽我们的茶叶市场。”Uday说,福建是许多茶叶的故乡,这里的茶文化与印度大不相同,让人着迷,“展会后,我会好好感受这里的茶文化”。

打造“茶+X”新业态

纯茶制成的冰激凌清甜可口;将铁皮石斛融入奶茶变身新中式养生茶饮;非遗窨花工艺被运用到更多茶品类……在厦门茶博会,瞄准年轻人的市场成了许多茶商的选择。“年轻人爱喝怎样的茶?”是每家茶企都在琢磨的问题。

临近中午,展厅内许多观众手中都多了一支来自厦门吸客乌龙茶铺的茶冰激凌。

“我们的冰激凌是选用福建武夷高山岩茶磨制的茶粉做成的,保留茶叶的原香,有点淡淡的苦味,很适合追求轻生活概念的年轻人,是主打产品。”吸客乌龙茶铺负责人陈丹说,为弘扬乌龙茶文化,公司还推出用乌龙茶原叶现泡的茶饮以及乌龙茶茶叶伴手礼等品类。

“福建茶最大的优势在于产业链。”大闽国际展位负责人说,现在的消费者开始倾向于使用茶叶冲泡的茶饮,注重茶叶本身高品质。作为全球产能最大的速溶茶生产商、规模最大的茶提取物生产商,大闽国际在国内外拥有多个茶园基地和生产基地。目前,公司可以提供从原料开发、配方制作到最终成品的全产业闭环服务,并且公司已建成我国茶叶深加工示范基地,带动速溶茶、茶浓缩液、茶食品等类目的内销和出口。

传统茶业注入科技的力量

清甜醇厚的福鼎白茶、花香清雅的茉莉花茶、滋味醇爽的正山小种、岩骨花香的武夷岩茶、似兰如桂的漳平水仙、清鲜甜润的坦洋工夫、馥郁芬芳的安溪铁观音、兰香幽长的白芽奇兰……在厦门茶博会现场,各类茶香充盈着整个空间,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些香味似乎不单单来自茶叶本身。

茶仕俐品牌将茶花、茶叶、茶籽等天然原料通过逆流萃取等工艺制作成为天然护肤品;不远处泡臣展位上的全自动泡茶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仙山八骏的有机茶在展位上默默诉说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当传统茶业注入科技的力量,一片小小的茶叶变得不再普通。

近年来,厦门围绕生态茶园建设、茶机械研制等持续出招。今年3月,首颗茶企参与研发的卫星发射,用于茶庄园监测,进一步助力推动茶种植的标准化;同安军营村里的生态茶园也走出了“茶园+碳汇”新模式,点亮山居生活……

2022年5月,厦门产权交易中心建成运营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军营村获得首批农业碳票。全村5715亩茶园被纳入碳汇认证体系,按照一亩茶园一年约0.2076吨二氧化碳消纳能力测算,首次认证并交易的2020年、2021年茶园碳汇近2500吨,并以1吨碳汇6元的价格成功售出。

在消费品类不断丰富的时期,茶产业不断进行着产品主题的升级,上下五千年的茶文化也在迸发更多的生机和活力。“三茶”并进,在跃动的茶多酚里,厦门茶产业寻找着更多价值空间,为城市发展、乡村振兴提供更大的支撑。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