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篇

“三对厝”活化利用的联想

□卢山叙

“三对厝”是闽东乡土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从厝基选址到平面布局,从梁架结构到装饰工艺,都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格特点。位于永泰县盖洋乡盖洋村的“三对厝”,是于清道光年间,由郑汝训、郑汝器、郑汝祥三兄弟联手修建的大型民居建筑群,迄今已有近200年历史,是永泰县现存的占地面积较大的清代民居建筑群。盖洋乡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古建筑修缮和活化利用,展示丰富多彩的乡土文化。读了这条新闻,联想到“乡土建筑”与“文化根基”话题。

乡土建筑,是指那些修建在乡村里的、土生土长的,存在于乡土社会中,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建筑。各有奥妙、各具特色的乡土建筑,不但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而且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可贵根基。遗憾的是,在一些地方,乡土建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不说,有的还成为随意侵犯、有意毁坏的对象。

我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不在城市,而在农村。从东南到西北,从沿海到山区,广大农村,拥有十分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比如,那些历经沧桑的历史文化村寨,那些貌不惊人的传统乡土建筑,都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进程中,理应得到重视和保护,这既是文化传承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内容。换言之,随着和美乡村建设大幕揭开,历史文化村镇和传统乡土建筑的保护工作,显得更为重要、更加迫切。

重要在于,分布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古老村镇、乡土建筑,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温床,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基础。中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史,正是从这些古老村镇、乡土建筑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从首都北京到古城西安,从国际大都市上海到六朝古都南京,无不是从原始村镇中成长壮大起来的。这就足以说明,乡土建筑、古村老镇是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根基。

迫切在于,时下许多乡土建筑“生存状况”堪忧。随着现代化快速推进,不少村庄乡土风貌、乡土建筑,逐渐被那些照搬城市水泥砖瓦结构的“别墅楼”所取代,多样化的“乡土性”被标准化的“现代性”所克隆。虽然一些地方高度重视传统村落、乡土建筑的保护传承工作,可是在具体保护利用中,仍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明晰各方职责、如何有效活化利用,以及对破坏行为追责等,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乡土建筑、古老村镇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不可多得的文化礼品。当它们存在的时候,人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它、爱护它。有朝一日一旦失去后,这才觉得珍贵,但已无法挽回。我的第二故乡——一个位于闽北大山深处的偏僻小村庄,20世纪60年代村头还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廊桥。村里人下田劳作、上山砍柴、走亲访友,都可以在桥上纳凉、躲雨、歇息、交谈。少年时代的我,也曾在这座桥上驻足过嬉戏过。如今,廊桥已不见踪影,只能在记忆中怀想。

随着经济发展,不仅城市颇为壮观的高楼大厦接二连三傲然崛起,就连各地农村,设计新颖的现代民居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这无疑是可喜可贺的。问题是,“立新”为什么非要以“破旧”为代价?一些乡土建筑,乍看起来是有点“土气”,有的甚至破旧不堪,但它们却充分保留和体现了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内涵,倘能把它们保存下来,将是一份绝妙的文化遗产。

保护农村的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源头。在推进和美乡村建设进程中,不但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各级政府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引导和鼓励广大民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而且要把保护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和美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使之同步协调发展,守住现在已经很有限的古村老寨和乡土建筑,保护我们自己可贵的文化根基!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