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手记

“朋友圈”实现计量资源共享互融

□本报记者 林智岚

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资源、专业测量技术手段等限制,即便有创新的想法有时也很难落到实践中。计量伙伴结对帮扶为企业提供了技术联合攻关、人才联合培养、资源开放共享的平台,也是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一场“双向奔赴”。

近年来,我省积极建设一批立足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测试中心,为我省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带来强劲动能。目前,我省已建成国家光伏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厦门),正在筹建多个省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通过建设多领域的产业计量测试服务体系,组建产业联盟,发挥权威专家作用,促进产业链资源互融,真正将产业上下游“链”了起来。

计量是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基石,要紧紧围绕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对照产业转型期测量需求凝聚共识、谋划路径、开展实践,加快量传溯源技术、先进测量技术、测量仪器设备的研究与应用。针对“卡脖子”领域进行全面布局,聚焦新兴产业领域“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难题,实施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一批先进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标准。

要积极探索“计量技术特派员”等主动靠前服务方式,组建“个性化”“定制化”的计量特派员小组、小分队或专班,打造精准服务企业的特色品牌。汇聚资源,加快组建合作朋友圈,发挥链主企业、技术机构、科研院所和高校等计量优势资源力量,组织开展更多涉及全产业链的技术帮扶。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