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周刊·求是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激发福建内需发展潜能和活力

□戴圣良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2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出,要鼓励引导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3月7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近日我省制定出台《福建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拓展优势产品供给五大行动。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项工作,不仅能促进消费、拉动投资,还能增加先进产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具有重大意义

大规模设备更新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依托。设备更新是着力于将经济运行基础转变为新质生产力基础,是蕴含数字等高级要素的新型设备对传统设备的更替,是整体性的政策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工业设备和工业制品是科技创新成果的载体,让新技术赋能新设备,带动制造工艺进步、质量提高和能效提升,有利于充分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对企业来说,大规模设备更新是满足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应用关键技术、先进工艺、成套设备,是系统性全面更新。对产业来说,通过设备更新,有利于降低传统产业的生产成本并提高其生产效率,有利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广泛应用,使传统产业重新焕发生机。从长期来说,设备更新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升级上有利于发展新质生产力,从而解决新旧发展动能的转换问题,激发经济增长潜力。

消费品以旧换新是推动投资和消费良性循环的精准之策。消费在经济循环中起牵引带动作用,通过以旧换新,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培育新型消费,为增强市场主体信心、改善生产经营提供广阔需求支撑,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消费品以旧换新既利创新转型,又惠企业民生。从产业链上看,通过扩大存量消费品更新,推动消费市场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跃升,提升存量的质量效益。在提升过程中产生增量,形成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的规模效应,进而激发对上游制造的创新需求,倒逼上游制造加大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民生福祉上看,新服务新消费品给予人们更新功能、更高能效、更智能体验,既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又带动投资,加快应用先进智能设备,提升供给质量,提高企业利润,带动更多就业和收入,形成消费与投资双向互动的良性循环,实现供需有效匹配。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契合福建高质量发展需求

对我省而言,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样意义重大。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我省经济逐步进入增量提升和存量更新并重的阶段,很多机器设备、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需求持续累积。这些需求充分释放有助于培育发展存量经济,将为我省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从大规模设备更新看,设备更新往往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趋势变化,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我省作为工业大省和民营经济大省,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规模超万亿元,千亿产业集群20个,打造了坚实的实体经济基础和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但是,我省传统产业体量仍然较大,新兴产业占比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差距,传统产业涉及企业数量多、涉及面广,产业转型升级空间大,特别是纺织鞋服、钢铁、建材、机械、汽车、轻工等重点行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迫切。此外绿色节能和本质安全,也是本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动因。当前,各地不少老旧设备和消费品正进入或将逐步达到淘汰更新年限。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坚持市场化推进、标准化引领和软硬件一体化更新,实施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数字化转型、绿色设备推广、本质安全水平提升、优势产品供给能力提升等,推动我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消费品以旧换新看,我省人口规模达4183万人,民用汽车保有量达870.59万辆,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空调、热水器等五大类家电销售量超过千万台,消费品以旧换新大有可为。同时,也要看到我省居民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激发,2023年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比全国(7.2%)低2.2个百分点。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我省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刺激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也能够推动高质量耐用消费品更多进入居民生活,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多措并举,加快推动福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引导升级工业设备,激发企业转型动能。要引导生产企业捕捉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中出现的新机遇、新特点、新趋势,全力升级工业设备。实施数字化转型行动,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跟进转型,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运营商,深化“千员万企”数字化诊断,打造更多数字化转型标杆,提升“智改数转”覆盖面。抓住国家推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加大技改资金支持力度,健全完善技改设备投资奖补、融资贴息等政策,充分发挥技改项目融资支持专项政策作用,撬动企业技改有效投资,滚动推进省重点技改项目。用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及时调整信贷资源配置,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引导广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推动食品加工、冶金、建材、工艺美术、竹产业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加强政策协同供给,持续释放消费潜能。要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支持我省设备和产品更新项目,同时加强省级和地方财政联动,合理设置政策实施期,细化不同消费品、不同行业设备的优惠政策措施。鼓励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开展置换补贴等促销活动,组织开展汽车下乡活动,特别针对山区消费特点,加大对农村区域推广倾斜支持力度,培育带动乡村消费。支持对消费者进行适当补贴,鼓励各地开展购物节、让利促销活动,提升消费体验,营造活力持续迸发的消费市场氛围。综合运用贴息、补贴、税收等多种政策工具,简化政策申请流程,使补贴能够直达消费者和企业,提升消费者的支付能力,激发居民消费潜力。进一步发挥政府、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商家平台和回收企业的作用,优化政策机制设计,激发潜在换新需求,形成规模效应。完善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探索符合实际的回收循环利用新路径,利用“换新+回收”打通生产、使用、更新、淘汰、回收利用全链条闭环,推动节能降碳从单个环节向全流程全领域发力。

加快技术推广应用,引领制造业提质增效。工业设备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础,要不断提高原创技术水平,强化标准引领支撑,推动设备和消费品高质量发展。既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准,也要结合我省产业发展实际,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和消费者接受程度,建立覆盖各关键环节标准体系,引领制造业提质增效。一方面,要加快先进装备推广应用,大力促进数控机床、焊接机器人、食品加工设备、纺织鞋服机械、仓储物流装卸设备、锂电池制造装备等优势领域先进设备生产应用,加快提升传统产业装备水平;围绕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工程机械、节能环保装备、输配电装备、风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新型储能装备等重点领域,促进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迭代,增强高端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以设备更新为契机,加快推进先进技术推广应用,重点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增芯强屏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一体化精细化发展、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品牌化高附加值发展,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