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武夷山市洋庄乡10个村共同成立公司,发挥资源集聚产业统筹效应

“强村公司”,激发富民新动力

□本报记者 姚雨欣 通讯员 李茜

5月初,由武夷山市洋庄乡政府统筹,10个村共同出资的乡级“强村公司”——洋庄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以下简称“洋庄振兴公司”)。公司将乡里的“一瓶水”“一片叶”“一根竹”“一枝花”“一颗芋”等“五个一”特色产业作为业务重点,主营饮用水及饮料线下代理、茶叶制品生产、劳务服务等,并按照各村股权比例进行利润分配。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乡村振兴需要政府引导,更离不开市场化运作,如何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让10个村共同成立一家公司,就是希望通过各村闲置资产入股,发挥资源集聚、产业统筹效应,激发乡村产业新活力。”洋庄乡党委书记李艳说。

“一瓶水”特色产业,指的是2021年在洋庄乡工业园区投产的农夫山泉饮用水项目。该项目配置4条自动化生产线,年产100万吨饮用天然水,目前年产值已突破3亿元。

瞄准这一优势,洋庄振兴公司因地制宜开展政企联动联建,与农夫山泉(福建武夷山)饮用水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探索通过支部推介、公司代理、厂区供货的营销模式,在会展、文旅活动、酒店、茶企等领域推广农夫山泉系列产品。

眼下,气温逐渐升高,洋庄振兴公司饮用水及饮料代理业务一上线就迎来了销售旺季。

“请问你们的饮用水产品有哪些?”“我们企业在三姑度假区,能送货上门吗?”“小瓶水10件,泡茶水5件”……连日来,公司办公室的业务电话响个不停,喜迎“开门红”。

新业务受到市场认可,让公司员工干劲十足。洋庄振兴公司还计划通过与农夫山泉茶饮料生产项目合作,建立茶饮料原料核心基地,并与茶农、茶企签订合作协议,探索“公司+支部+各村基地+农户”模式,实行茶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肥料施用、统一茶青收购,发展“短、平、快”的原料供应链条,实现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关键在做活“人”的文章。

为激活“原乡人”动力,盘活全乡闲散劳动资源,洋庄乡以成立“强村公司”为契机,全面摸排各村劳务人口和务工需求,分门别类生成“就业画像”,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培训。

目前,洋庄振兴公司已建立劳动力数据库,全乡零星劳务人员81人全部入库。公司与洋庄工业园区、洋庄乡各茶企对接,将按照“企需我派”的劳务服务形式,在返工季、春招季、制茶季等节点,根据企业需要统一派工。

“劳动力底子摸清了,劳务平台搭好了,原本零散的、自发的、无序的村民务工就业将通过洋庄振兴公司这一桥梁,转变为统一派遣、高效对接、稳定就业的规范劳务产业,开启劳务服务新模式。”洋庄振兴公司负责人介绍。

“盘活资源,握指成拳,抱团发展,共同富裕,不仅是公司发展的新引擎,也是各村集体共同富裕的强劲合力。”李艳说,下阶段,洋庄振兴公司将统筹全乡资源,结合各村需求及节事活动等,拓展红色教育培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经营、会展服务等活动,让一家公司成为带富十个村的“大平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