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莆仙“十音八乐”

□宋雪霞

莆仙“十音八乐”俗称“十番八乐”,于2014年入列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十番”是器乐、声乐和表演的综合艺术,用十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分为文、武两类。

“文十番”乐器主要包括丹皮、檀板、云锣、奚琴、四弦胡、伬胡、三弦、八角琴、九弦琴、苏笛(箫),或者琵琶、三弦、笙、苏笛(箫)、横笛、老胡、二胡、轧筝(枕头琴)、拍板、云锣等,其主奏乐器轧筝(枕头琴)乃唐代遗存的一种拉弦乐器,被誉为“民间乐器活化石”。“文十番”曲牌不多,相传有200多题,但至上世纪50年代前,有据可查的仅《驻云飞》等25首。其曲调风格古朴优雅,独树一帜,节奏舒缓,旋律委婉,词少腔多,有“唱一句能走半个村”的形象说法。

“武十番”乐器主要包括横笛、板胡、四胡、二胡、伬胡、中胡、贡胡、三弦、八角琴、云锣等。曲牌丰富,有大牌360题、小牌720题之多,常用曲牌有《北台妆》《荔枝楼》《风和子》《上小楼》《琵琶词》《将军令》《过山虎》《楼台会》等。曲调与“莆仙戏”类似,演奏时刚劲有力、音色尖锐。

“八乐”以“十番”为基础,加进唢呐和锣(但不用云锣)、鼓、钹等打击乐,有掌鼓一人,大小钹各一人,大小锣各一人,大吹二人。打击乐器之外,另配有横笛、伬胡、四胡、贡胡、三弦、八角琴等8人组成的管弦乐器伴奏队,包括吹打、丝竹和演唱。吹打又称武乐,丝竹又称文乐,文武相生,极具情趣。“八乐”最早由少年男女奏唱,南宋莆仙人黄公度有诗曰“万户牲醪无水旱,四时歌舞走儿童”,描述的就是“八乐”少儿队演奏的情景。

“十音八乐”艺术特征可谓内涵生动、外延灵动。从内涵看,莆仙地区的历史人文地理环境赋予“十音八乐”独特气质,一些乐曲的编排和演奏技巧,生动模仿高山流水、鸟语虫鸣等天籁,文化底蕴与山水意境的交融、中原古语与莆仙方言的嬗变等因素,潜移默化融会其中。

从外延看,“十音八乐”与“莆仙戏”及相关的“伡鼓乐”“大鼓吹”“板鼓咚”等基因相连、血缘相近。“莆仙戏”的舞台艺术被誉为“集盛唐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具有高邈深邃格局和典雅完美境界。“莆仙戏”至今犹存宋、元南戏的全部剧目,不仅有元末明初五大传奇,更有传世稀少的南戏早期作品《张协状元》《王魁》等。与之同名同调或同名异调的曲目,在“十音八乐”中大量存在,说明“十音八乐”受到南戏与“莆仙戏”影响之深。

在莆仙乡间,逢年过节常能看到由小唢呐、飘笛和小堂鼓、单皮鼓、檀板、平面大锣、小锣、二钹、小钹等打击乐器组成的“伡鼓乐”,所用乐器与“八乐”中打击乐器相同,演奏简便易行、声音洪亮。南宋莆仙诗人刘克庄有诗云“劝君莫入珠帘去,羯鼓如雷打出来”“鲑莱馈耕者,鸡豚赛社公。不闻车轧轧,但见鼓咚咚”,描绘的应当即是“伡鼓乐”。

“十音八乐”与“莆仙戏”“大鼓吹”“伡鼓乐”“板鼓咚”等相关演奏方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莆仙民间节庆文化“传家宝”和民众精神生活“营养餐”,有的更适合“阳春白雪”大雅之堂,有的更适合“下里巴人”田间地头,大雅大俗,亦庄亦谐,不分贵贱,老少皆宜,是莆仙老百姓世世代代守护传承的“古乐新韵”、自娱自乐的“乡音心曲”。

莆仙“十音八乐”既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又服水土、接地气,贴近民间、融入民俗。莆仙文化是中原文化、吴越文化与土著文化、海洋文化融合的结晶,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元素。据传最早起源于唐代,每逢农闲时节、工余饭后,“十番队”便聚到“十番间”,边喝茶聊天,边吹拉弹唱,休闲娱乐、增进情谊。在明清时期,莆仙“十音八乐”进入较为繁荣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乐曲编排更加丰富多样,乐器种类也得到进一步丰富完善,演奏技巧也日臻成熟。民间传说,明万历后期每年旧历三月十五日,兴化府有万人左右会聚于黄石的北辰宫、凤山宫、谷城宫,游神行傩,进行“十音八乐”竞赛。最多时曾有170多个“十番班”在溪船上演奏,各个“十番班”轮番到宫庙的菩萨殿前演奏,并登台比试。

莆仙“十音八乐”起源与发展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外来文化元素,包括南音、北曲以及其他地方的民间音乐。古往今来,不仅在宗教祭祀、民俗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还逐渐渗透到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婚丧嫁娶、节庆活动、移风易俗等各种场合发挥独特作用。莆仙人春节过年、团圆聚会,或“十音八乐”演奏,或“莆仙戏”演出,或“大鼓吹”“伡鼓乐”“板鼓咚”助兴,左邻右舍亲如一家,男女老少围着篝火,暖身暖心,吹拉弹唱,讲古聊天,共享丰收喜悦、幸福时光。

过去,莆仙“十音八乐”的传承更多以口头传授和心灵沟通的方式进行,包含了技艺传授的接续性和情感传递的继承性。如今,一些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举办文化节庆活动,常会邀请莆仙“十音八乐”队员或爱好者、志愿者前来演奏,一些文化机构和民间组织也会举办莆仙“十音八乐”的培训、交流和比赛,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学习训练。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莆仙“十音八乐”有望通过互联网平台、数字化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促进形成推陈出新、交流交融的良性循环。

乡土文化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孕育产生发展起来的,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既是对人文地理环境影响的精华汲取,也是丰富发展地域文化内涵的创新创造。莆仙文化较好地保留了“衣冠南渡”以来中原士族的文化教育传统,形成“地瘦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优良民风,崇文重教,人才辈出。深入挖掘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有形的乡土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莆仙“十音八乐”作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古乐新韵”“乡音心曲”,承载着浓厚的地域特色、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艺术风格。莆仙“十音八乐”是乡土的、民族的,也是国家的、世界的。有形的、活态的莆仙“十音八乐”,一定能为传承创新优秀乡土文化,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赋能。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