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周刊·读书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伊秉绶:清代汉学兴盛下走出的理学型书家

□吕忠正 何其海

伊秉绶(1754—1815年),字祖似,号墨卿,汀州宁化人,故又称伊汀州;与邓石如、郑簠、金农被誉为“清代隶书四大家”,与其中的邓石如又并称为“南伊北邓”。他是清代汉学日益兴盛、理学渐趋式微下少有的理学型书家,更是清代书法史上“碑帖之变”的代表性人物。

伊秉绶老师阴承方的教育理念为“致中和”,《中庸》对“致中和”的解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阴承方要伊秉绶处处以“中和”为指导原则,其源头亦在朱子。这一思想对伊秉绶后来的成长有极大的影响。

伊秉绶的书法有两个主要的理学特点,其一是书写节奏平缓,没有大起大落,这是由伊秉绶秉承“写字时甚敬”的书写观念决定的;其二是书体(主要指隶书)结构如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横平竖直,类同搭接而成,伊秉绶在前人的隶书架构上加以强化,表露出更沉稳冷静的体态风貌,这是不同于同时期飞动跳宕的隶书风格,伊秉绶的隶书呈现出一种宁静之美,与这种结字方法不无关系。伊秉绶的隶书是冷静的、理性的,又具有正气浩然的感染力,无处不让人感受到深藏着的程朱的理学涵养。

此外,伊秉绶亦是清代碑帖之变的代表人物。从外在原因上看,清乾隆时期,弘历将大量民间的书画藏品收入皇宫之内,“我朝文治丕昭,内府所藏名人墨迹,菁华美富,迥逾前代”。这是帝王弘历的幸运,却是其时天下学书者的大不幸。能如明代董其昌时时看见法书真迹的景象已少有了。其结果,是加快了帖学向碑学转变的步伐。

从内在原因上看,则是书法自身发展规律的演变。明末清初的傅山作为这一碑帖转变的拓荒者,以其“四宁四毋”——“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宣告了帖学书风占据主流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的开端。在书法史上,所谓的“上行下效”在清代依旧存在,例如康熙学董其昌书风,乾隆学赵孟頫书风,使清代前期的书法呈现一片学习董赵的帖学之风。打破这一局面有两点原因:一是金石学、考据学大兴;另一重要缘由就是“南伊北邓”之书的双峰并峙,代表着碑帖之变走向成熟。这是时代的召唤,亦是个人的不懈努力。

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言:“清代碑学能够打破帖学的一统天下,安身立命主要靠隶书。因此说,清代隶书为碑学之先导。”而伊秉绶的隶书与同时期的隶书书家桂馥、黄易的隶书作品迥然有别,伊之隶书以两汉碑版为基,利用错落有致、参差相间的线条并列方式来表达空间的理性美。他有意削弱线条的节律——顿挫与提按的弹性,而准确地捕捉住中锋美的线条本质,笔势劲健沉着,结体宽博挺拔,气势雄浑,格调高雅。其三十二字隶诀:“方正,奇肆,恣纵,更易,减省,虚实,肥瘦,毫端变幻,出乎腕下,应知凝神造意,莫可忘拙。”此诀正是他对隶书作法的多年参悟,亦是他书风面貌形成的秘诀。

伊秉绶书法的雍容古茂之貌与理学之气格相投,在吸收时人之精华的同时,以直线、弯弧和圆点三种形态形成个人书风面貌,可谓入古出新、风格鲜明,在当时如横空出世,无所依傍。

(作者单位:福建理工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