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治理黑臭水体,漳浦有方

□本报记者 赵文娟 通讯员 林惠卿 林素真

整治后的新厝村坑塘水清岸绿。(资料图片)

整治前的新厝村坑塘垃圾堆积。(资料图片)

整治前的石榴镇梅东溪杂草丛生。(资料图片)

整治后的石榴镇梅东溪重现一泓清流。(资料图片)

前不久,在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组织召开的一季度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进展情况调度会上,漳州市生态环境局做典型发言,重点介绍了漳浦县“产业协同”“尾水农用”等治理模式。

截至今年2月,漳浦县摸排的216条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黑臭204条。在实践中,漳浦县积极探索村镇黑臭水体与生活污水协同治理,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与乡村振兴项目、人居环境整治等相结合,以“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系连通、资源化利用”为主要工程措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夏日炎炎,正是检验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的关键季节。近日,记者走进漳浦县,探寻让污水变身生态水的故事。

产业协同 驱动发展

石榴镇梅东村,村口的梅东溪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白鹭蹁跹。“30多年了,终于能站在溪边,好好看看这山这水。”望着碧绿的溪水,梅东村党总支书记陈三洋感慨地说道。

石榴镇位于漳浦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鹿溪中上游,梅东溪是鹿溪的支流,位于石榴镇南部片区,全长约6.7公里,自高而低依次贯穿石榴镇南部的梅北村、梅西村、梅东村,当地称为“三梅”片区。在陈三洋的儿时回忆中,常常有孩子在村口的梅东溪游泳,家家户户都从溪里抽水溉田。“小时候,到了端午节,这里还举办龙舟赛。”村口的这条小溪,承载着“三梅”片区村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

然而,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口增长、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化肥用量越来越多,加之村民环保观念落后,大量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散养畜禽粪便及农田废水排入河道,导致梅东溪淤积严重,水面上漂浮着油渍与生活垃圾。

梅东村位于“三梅”片区的最下游,该段的黑臭水体情况最为严重。曾经能容3条龙舟并驾齐驱的河道,充斥着淤泥和杂草,最窄处仅剩1米宽,又脏又臭的溪水在此直接汇入鹿溪。

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3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2022年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工作的通知》,漳浦县有6条黑臭水体被纳入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石榴镇南部片区黑臭水体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该段黑臭水体的实际情况,项目以“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系连通”为技术路线,通过专项债资金、中央资金及县级财政资金配套等统筹保障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黑在水里,源在岸上,关键在排口,核心在管网,控源截污是黑臭水体治理的重中之重。”漳浦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捍南说。为了从根本上控源截污,石榴镇南部片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新建两座生活污水处理站,配套建设主管网23805米和接户管网25455米,污水纳管率83.6%,解决生活污水直排问题。

针对石榴镇南部片区黑臭水体坑塘及河流水量少、水体流动性差等问题,当地通过引入鹿溪水源,实现流域内各水系连通,恢复水体自净力;同时,建设松木桩护岸,增设曝气增氧设备10台,以增加相关流域水中氧气,提升水体自净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漳浦县还将水体治理与产业发展紧密衔接,推动生态质量与产业质量双提升。

填鸭是石榴镇的特色产业,然而,大多数为家庭式分散养殖,养殖粪污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道。为此,当地将黑臭水体治理与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建设填鸭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建设集中化的填鸭养殖区和专业化加工区,实现填鸭养殖粪污和屠宰废水的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同时推动鸭深加工发展,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建成后计划年出栏500万只填鸭,全产业链产值22亿元。

尾水农用 生态循环

在六鳌镇新厝村,村民林顺风来到自家地瓜地,弯下腰轻轻一拧阀门,智能化抽水机就将不远处坑塘中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不断吸上来,通过一个个旋转喷灌头均匀喷洒到每一寸土地。

林顺风怎么也想不到,这个昔日的“臭水”如今竟成为自家农田的灌溉水。

新厝村三面环海,淡水资源稀缺,当地多种植地瓜、大葱,常常面临灌溉用水不足问题。

村支书林兆奎回忆,上世纪80年代,村民们都用这坑塘中的水灌溉农田。夏日的傍晚,村民们拿着板凳和蒲扇,坐在坑塘边的空地乘凉唠嗑。90年代,随着村里人口越来越多,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全部排入坑塘,周边环境日益恶化,昔日清水塘变成臭气熏天、淤泥厚积、蚊虫密布的臭水塘。赖以为生的灌溉水源日渐枯竭,村民只能打井抽地下水灌溉,费时又费电,遇到旱季还打不到水。

2022年,该村坑塘被列入国家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着重从生态修复和资源化利用方面进行治理。

六鳌镇二级主任科员蔡荣宏介绍,除了把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等源头工作做扎实,项目还着眼于做好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经污水管网收集后汇入主管,经过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水质达到一级标准,尾水作为坑塘水体补充水源,经坑塘水生动植物和3台曝气机进一步净化后,通过智能化抽水机输送到周边45亩农田喷灌,实现“生态循环、农水农用”,大大缓解了新厝村农田灌溉用水不足的问题。该村完成底泥清淤后,将淤泥就地干化,委托专业机构对淤泥中有害物质进行鉴定和分类,将其中富含营养物的淤泥作为园林绿地,实现黑臭水体淤泥安全处置。

“黑臭水体的主要来源是农村生活污水。”陈捍南介绍,接下来,漳浦将借鉴浙江等地的先进做法,在盘陀镇通坑村试点推行农村污水就地资源化利用模式,运用地下渗滤技术实现尾水达标排放,采取“分级处理、分级利用”模式将农村生活污水分为前、中、末段回用,实现“前端肥水因需回用,中端肥水和末端净水因需接入村民灌溉水管”,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样板。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