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记者手记

精准洞察用户需求

□本报记者 杜正蓝

休闲食品产业虽未跻身“高精尖”,但关联着民生和经济两端。

曾有人说,龙海食品生意仅仅停留在货车出厂的那一刻。意思是,生产企业对产品是什么年龄的人群食用、什么类型的人群食用、在什么场景食用、食用的体验如何等用户画像不够清晰,常常依靠经销商反馈的销售额度来做下一步的生产计划,没有明白产品为谁创造了怎样不可替代的价值,更未做详细的调研和思考,长期停留在惯性思维里。

据记者早先的观察,许多在龙海兴起的某一单品,并非精准洞悉用户需求所致,更多来自当地某一家企业的爆单,引起跟风。

类似现象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在于缺乏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洞察与深入分析,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策略,适应市场变化。许多公司还停留在以往的生产方式,更多依赖经销商的反馈来制定生产计划。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期内能够维持市场供求平衡,但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未能及时调整产品策略,难以适应日益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创新部分源于需求。如今的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愈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仅靠传统的生产模式,龙海食品企业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保持优势。而通过对大数据与消费者调研等手段的应用,企业更能够了解消费者的偏好、习惯和趋势。这种精准的需求洞察将有助于企业在产品研发上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从而提升市场反应速度和产品竞争力。

总体来看,龙海食品产业的未来在于更深入的用户需求研究,同时提高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通过大数据、消费者调研等现代技术手段,精准洞察用户需求,实现产品与市场的高度契合,龙海食品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推动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