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厦门观察 上一版   
下一篇

去年厦门献血总量突破19.3吨,创历史新高

献出“一臂之力”,让爱意流转下去

□本报记者 邓婕 廖丽萍 通讯员 熊文靓

市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资料图片)

清风海浪,璀璨灯光。14日,百名“热血英雄”走上厦门演武大桥星光红毯,在浪漫海风中共度世界献血者日。

今年恰逢世界献血者日20周年。作为全国无偿献血事业最早的一批“探索者”,厦门重视献血工作:出台全国第三个地方无偿献血法规;全省率先落地“三免”“三献”优待政策;先后九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近十年来,厦门献血量累计达到168.1吨,2023年献血总量突破19.3吨,创历史新高,千人口献血率为千分之十二点一。

优化服务 织密献血网络

1998年,吴发响从集美进岛购物,正逢一辆献血车停在商场旁,在工作人员的宣讲下,吴发响走上献血车开始第一次无偿献血。

几个月后,吴发响再次辗转进岛献血,却扑了空——献血车已不在原处。

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面对这样一个“新鲜事”,每天到血站献血的人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因此,献血车停靠时间不固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时间来到千禧年,全国迈入真正的无偿献血时代。这一阶段,厦门逐渐织密无偿献血网络,建立以血站为中心、献血屋为支点、流动献血车为触手的无偿献血网络布局,遍及城镇和人流密集的商业区,降低市民献血的时间成本。

目前,厦门共有厦门之心献血屋、五缘湾医疗园区爱心献血屋、集美爱心献血屋、枋湖爱心献血屋、同安爱心献血屋等13个献血点,流动献血车增加至3台。其中中心血站和集美献血屋全年无休,随时可采供血。

见证并参与厦门献血事业的一路发展,当年的小伙吴发响累计无偿献血35次,其中捐献全血2200毫升、血小板35个治疗量,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吴发响感慨地说:“现在要献血,不再拘泥于时间、地点,就近就有献血点,很方便。”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厦门血站在全市所有献血点及献血车上全面推行智能化献血服务平台,献血者可在手机上完成献血预约、填表、纪念品选择与领取、献血结果查询等一系列操作,在极大便利献血者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人员的采血效率。

服务还在不断优化升级。今年6月起,厦门血站将原定的团体单位报名达50人可预约献血车上门的标准调整为30人。

遇上每年的献血淡季,“热血超人战队”等公益队伍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厦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无偿献血,打造了“青春热血 让爱相随”“仁心仁术 热血暖冬”“中华血·两岸情”等12个献血品牌。由多支公益组织组成的 “热血超人战队”目前已经吸纳了思明城市义工协会、鹭岛老兵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厦门市义务反扒志愿者大队、义务交警大队等30支志愿服务队伍。

多重检验 保障血液安全

17日,市中心血站二楼采血屋内,一名市民通过了一般体格检查和血液初筛检查,符合捐献条件的他手拿登记表,半躺在献血椅上等待献血。

不一会儿,工作人员一边将针头插进献血者的静脉,一边讲解献血后的注意事项。血液穿过管路缓缓流入采血袋,几分钟后,采血完成,400毫升血液装满了血袋。

“无偿献血一般分为献全血和血小板。”厦门市中心血站宣传招募部王宇征向记者介绍,“献全血需要5至10分钟,献血小板由于机器边采边分离,并将其他成分回输至血管中,一次需要40至60分钟。”

从献血者的身体出发,最终成为临床用血,一袋血要经历怎样的旅程?

王宇征说,接收到采血点送来的血液和标本,工作人员会将相关信息录入系统,让每一袋血液都经得起溯源和追踪。同时将血液标本送到检验科检测。

按照国家规定,一份血液在检验科必须做多项检测,包括ABO血型、Rh血型、谷丙转氨酶、乙肝、丙肝、艾滋、梅毒、抗-HTLV(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抗体检测)。“只有检测合格,血液才能应用于临床。”王宇征说。

临床上提倡使用成分血,其安全性好、便于保存,能提高血液利用率。为此,全血制备分离需要滤白、高速离心、分浆等多个步骤。

也就是说,一袋全血送入血站制备分离后,就变成了多袋成分血,如红细胞、血浆和冷沉淀等各类血液制品。

“不同类型患者需求不同,比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要血浆,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需要血小板,急性失血患者、慢性贫血患者需要红细胞。”王宇征说,医院会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病人输注不同的血液成分,不仅提高了输注疗效,同时节约了血液资源,减少了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据了解,一般情况下,红细胞在2至6摄氏度下可保存35天,而血小板只能保存5天,为了保障血液能第一时间抵达需要输血的地方,血站工作人员24小时待命,第一时间进行配送,在保障临床用血的同时,争取不浪费每一滴血。

提振信心 给予优待政策

聊起献血经历,白志坚如数家珍。他从钱包里掏出一张特别的“公交卡”说,3年前领到属于自己的无偿献血荣誉卡后,每次凭卡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颇有感触,“这是认可,更是鼓励”。

1998年,白志坚夫妇第一次无偿献出200毫升血液,自此开始了长达27年的献血之路。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后,白志坚说:“无偿献血是普通人帮助他人最简单的方式,这已经是越来越多厦门人的共识。”

“从政策层面进行措施激励,可以让更多百姓了解无偿献血、支持无偿献血,甚至加入到无偿献血的公益事业中。”王宇征说。

据了解,从1998年开始,厦门先后三次修订无偿献血条例,成为福建省首个将“三免”优待政策(免费乘坐公交、地铁、BRT等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免费享受每年一次由所在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项目健康体检;免费游览政府投资主办的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落地实施的城市。截至目前,全市共有5400多人获得“三免”资格,超3700人已办理厦门市无偿献血荣誉卡,享受“三免”政策。

王宇征说,根据《福建省无偿献血条例》,在保障急救用血的前提下,献血者及其亲属享有优先用血权利,这提振了无偿献血者的信心。以往,献血者在办理优先用血时,须携带相关材料到中心血站提交申请。今年1月起,市中心血站推出“优先用血申请”线上通道,献血者足不出户,用手机即可完成申请。截至5月底,厦门市已有超810位献血者通过“厦门献血”公众号线上办理优先用血。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