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文化/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古村里的傩文化非遗研学行

本报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廖娴娴

林庆元(前右)用香樟木雕刻傩面具模具。詹海伟 摄

非遗木雕、纸扎王船、傩面具涂鸦……24日,一场以“走进傩文化,探寻家乡美”为主题的傩文化研学活动,在莆田市城厢区灵川镇东进村举行,35名小学生走进该村非遗民俗文化展览馆和非遗传习所,近距离感受傩文化的风采。

东进村古称东汾,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村。村里的东汾五帝庙始建于唐代,拥有包括国家二级文物唐代石狮在内的65件文物。东进村非遗民俗文化展览馆于去年10月对外开放,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分为闽台送王船习俗、黄濂起义歌、皂隶舞等10个单元。

当天,展览馆变身非遗传承小课堂,村党员志愿者詹海伟为学生详细介绍了闽台送王船习俗的王船制作、历史典故及传说故事,以及莆田市级非遗项目——长篇俚歌《黄濂起义歌》的人物故事等内容,并为大家演奏梆鼓咚乐器。他的讲解绘声绘色、引人入胜,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了解家乡历史。

莆田市级非遗项目东汾皂隶舞传承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它的面具表情狰狞、妆饰奇特,舞蹈动作粗犷,保留着上古时期“嫫母”傩面具、汉唐傩舞姿和明代皂隶装束等元素特征。研学活动期间,非遗传承人、皂隶舞面具制作工匠林庆元介绍了皂隶傩面具的起源和制作过程,并现场讲解和演示香樟木皂隶面具模具雕刻技艺。

今年59岁的林庆元出生于当地一个傩面具雕刻技艺世家,20岁起便追随父亲林玉坤学习傩面具雕刻技艺。这些年来,他一把雕刀不离手,坚守着傩面具制作技艺。

“傩面具是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傩仪、傩舞和傩戏,表现皂隶的人物性格特征。”林庆元说,皂隶傩面具制作工序复杂,首先是用香樟木雕刻出面具模具,再用脱模纸、麻布、桐油灰等材料一层层重复裱糊,再经过打磨、绘图、上光油、安装胡须眉毛、制作头冠头饰等工序才制作而成。

最具挑战性的,是对神形的塑造。“在雕刻面具模具时,要运用浮雕、透雕、圆雕等综合技巧,雕刻出傩面具生动的形象。”林庆元说。出自他手的傩面具,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在林庆元的带领下,孩子们走进东进村党群服务中心非遗传习所,通过DIY手绘傩面具,在交流互动中激发灵感,从非遗文化里挖掘趣味。

“老师,这个颜色画在这里好看吗……”一片欢声笑语中,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傩面具呈现在大家眼前,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并将面具戴在脸上,扮演着自己喜欢的角色。

“非遗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东进小学校长吕勇椿表示,此次傩文化研学之旅让学生加深了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激发他们积极传承的文化自信和责任担当。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