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圆”里寻乾坤

□本报记者 杨凌怡 通讯员 黄喜祖 林素真 文/图

漳浦肉圆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元林(右)在捶打精肉。

提到漳浦人餐桌上的“常客”,古早味的肉圆算一个。在漳浦地区的节日庆典中,肉圆都被当作一道招牌菜,它寓意着团圆和幸福,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吃出团圆

对于肉圆的起源,古书里面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但有人认为,其与古时一种叫“捣珍”的美食做法相似。《漳州名产志》中有这样一段对漳浦肉圆的记载:漳浦肉圆主要有猪肉圆和牛肉圆两种,具有制作精细、柔脆有弹性、味道鲜美香馥等特点。

取刚宰杀、带有余温的新鲜瘦猪肉为主料,用宽窄适中的木槌,把猪肉捣碎,再与新鲜淀粉等配料拌匀,而后精制成直径约2厘米的丸子,入锅煮至八成熟即为成品肉圆。

这道看似简单的小吃背后,还寄托着一份美好的寓意。相传清朝时期,漳浦当地有个上京赶考的学生,其母亲担心他赴京路途忍寒挨饿,又盼其能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团圆,就把猪肉捶打成泥,做成圆状便于随身携带。闽南话“肉圆”与“团圆”谐音,寓意“团团圆圆”或“圆圆满满”。后来,“漳浦肉圆”的名声渐渐叫响,传承了百余年的漳浦手工肉圆制作技艺还被列入漳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漳浦肉圆可以传承这么久,有这么多的受众,和坚守传统制作技艺有很大的关系。”漳浦旧镇镇元丰手工肉圆店第三代传人郑园说,他们在传承路上始终坚持纯手工制作的方式,确保食客吃的每一颗肉圆都是手工捶打出来的。走进这家肉圆店,有规律的捶打声不绝于耳。

吃出传承

“老祖宗传下来的本事不能丢。”漳浦肉圆制作技艺传承人王元林认为,虽然科技发展迅速,但是传统的老手艺也有它存在的必要。

如今,王元林将他的肉圆制作技艺传授给数十个徒弟,他们在漳浦的大街小巷开起了肉圆加工铺,生意十分红火。

林文成则专注于肉圆的制作加工,供应给销售门店和餐饮连锁店。同时,他还将肉圆制作过程拍摄成短视频,开设视频号,收获了不少点赞。

“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漳浦肉圆作为本土传统产业,在今天能够借助科技的力量、互联网的力量,让产业更进一步,这是行业上的人都希望看到的,而作为学习了传统手艺的我们这一代,也希望能用自己的一份力助推产业良性发展,把肉圆名头带向更远的地方。”林文成说,如今他家的肉圆每天销量可达500公斤,最多的时候日销量可达2000多公斤。他还特地专门请设计师设计文化包装袋,将地方美食餐饮融入文化内涵,做强品牌文化效应。

“一个地方的特色食物是一面镜子,映射着当地的风土人情,是一代人的共同记忆。”林文成表示,延续传统美食文化,要放低身段、简化自身,才能够融入万家灯火;要坚持守正创新、丰满滋味,才能紧握人们的舌尖滋味;要走进人心、点燃记忆,才能让人食时有味、忆时有情。

这些坚守制作技艺的人,正用自己的初心守护乡愁的味道。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