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周刊·读书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齐裕焜讲水浒》的细读功夫

□胡小梅

《齐裕焜讲水浒》是东方出版中心推出的“名家讲经典书系”之一。专业人士面向大众普及专业知识,如何兼顾可读性与学术性,这是此类读物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齐裕焜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精细化的阅读和通俗化的语言,取得了学术性与普及性的平衡。拜读之后,印象最深刻的是此书所体现出的细读功夫和学理深度。

全书在“屡遭争议的文学奇书”开场白之后,通过“世代累积的杰出创造”“思想多元的经典文本”“丰富多样的人物群像”“英雄传奇的艺术典范”和“跨越时空的永久魅力”等五个部分介绍《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思想内涵、人物形象、艺术特点及后世影响。其中,以“丰富多样的人物群像”所占篇幅最多,超过全书的一半,这也是最能体现作者细读功夫的重要部分。

在这部分中,作者以“梁山头领”“血性男儿”“名门后人”“奇才好汉”“巾帼女杰”“庙堂奸邪”“市井众生”的不同类别,对《水浒传》中的大部分人物做了分析,不仅详尽探析了宋江、鲁智深、李逵、武松等为读者所熟知的人物形象,关胜、黄文炳、王婆、郓哥、何九叔、李小二等历来极少受关注的次要人物也涵括在内。

以“庙堂奸邪”之一的黄文炳为例。小说中,黄文炳仅在第三十九至四十一回露了几次面,所涉文字不到3000字,似乎很难做深入分析。但作者却慧眼独具地注意到这是一个个性鲜明、不同于小说中其他面目模糊的权臣宦官。在对有关文本解析的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通过黄文炳揭发宋江反诗,识破宋江装疯和戴宗的假信,可以看到他在与梁山好汉的较量中,占了上风;在与蔡九知府的对比中,显出他的才智。这真是一个‘有用之人’。”

再如主要人物中的武松,一般读者最津津乐道的是武松打虎、武松杀嫂,集中体现其刚烈武勇的主要性格特征。在本书中,作者除了关注主要性格之外,还综合了小说文本的多处细节描写,概括出武松性格中具有的仁爱善良、考虑周详、狠辣凶残、机智风趣、仗义细心等不同侧面,构成了丰满、立体的武松形象。作者提到,“武松斗杀西门庆后,被押往东平府,临行前,他还记得曾经的许诺,‘将十二三两银子,与了郓哥的老爹’,显示他仗义又细心的性格,同样仗义的鲁智深、李逵可能就不会记起这种小事”。一般的读者往往也容易忽略“这种小事”、这样的细节。

齐裕焜先生将多年的研究所得融汇其中,提出了很多精彩而富有创见的看法。比如,关于《水浒传》中的暴力血腥描写这一屡受争议的问题,作者一方面提出应该结合《水浒传》的成书过程来回答,即这部小说是在民间“说话”的基础上由作家创作而成,说书人是将民间传说及史书中的暴力血腥故事作为猎奇的手段吸引读者和观众;另一方面,他认为《水浒传》把暴力血腥描写喜剧化、戏谑化、公式化,因此并不会引起读者的反感。再如,作者分析吴用是一个平实而缺乏光彩的人物形象,虽然自比诸葛亮,但因为他所追求的“快活”只是使智用计,不像诸葛亮有宏大的抱负和人生构想,也就不如诸葛亮形象那样震撼人心。

作者不是仅就《水浒传》小说文本讲“水浒”,而是始终结合《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传播和影响进行分析与介绍,解释了小说文本中不少容易令读者产生疑惑的问题,使得本书蕴含相当的学理深度,由此也避免了“知识介绍”的浅尝辄止,区别于一般的普及读物。

为什么温文尔雅、谨慎细心的林冲会有一个“豹子头”的绰号,又被称为“小张飞”,相貌甚至连所使用的兵器都和性格粗豪的张飞一样?为什么一些充满反叛精神的诗句会集中出现在林冲的几回书中?作者从水浒故事的演变来探讨这个问题,提出设想,即早期水浒故事中的林冲可能是一个像张飞一样性格粗豪的人物,曾经造反,后来林冲故事被吸收到以宋江为主的水浒故事中,并经过脱胎换骨的改造,在《水浒传》版本演变过程中,有些版本保留这些诗句,有些则删除但删改不彻底,以至于出现了与小说中林冲主要性格相矛盾的绰号和外貌描写及诗句。应该说,这样立足于学理思考的假说是科学合理的。

通观全书,作者极少用陌生、晦涩、难懂的语言,而是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观点和看法清楚明白、不着痕迹地表达出来。例如介绍《水浒传》成书的“世代累积的杰出创造”,作者使用了“历史影像”“民间演绎”“作家创作”和“文本再造”四个关键词阐述这部经典的成书过程,简明直白。在人物群像部分,作者把每一个人物的主要特点浓缩在小标题中,如用“锄强扶弱的智慧和尚”形容鲁智深、“着意功名的名门困兽”形容杨志、“机智忠心的神妙浪子”形容燕青……不仅概括精当而且形象生动,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再如,按上梁山方式的不同,将英雄人物分成“奔上梁山”“逼上梁山”和“拖上梁山”三种类型,一字之差却大有不同。

在具体的表达中,作者常用叙述性的语言将《水浒传》的故事予以再现,如以“林冲和鲁智深的故事是连在一起的,当鲁智深到了东京大相国寺,正给众泼皮演武时,林冲拿着一把折扇,儒雅潇洒地出现了,从此开始了他惊心动魄的命运”几句话导入对林冲的介绍,现场感、可读性很强,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口语化的表达和形象的比喻也为本书的可读性加分不少,如用“作战机器人”形容上了梁山以后沉默寡言的林冲、用“梁山的送饭专业户”形容顾大嫂、用“忽隐忽显的人间神龙”形容公孙胜这些人物在小说中所承担的叙事功能,相信会让读者会心一笑。

(作者单位:福建江夏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