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第07版:海峡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一周看台——本报记者专栏

睁眼说瞎话 无事瞎折腾

本报记者 刘深魁

近日,台当局教育事务主管部门正式公告,拟将“闽南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更名为“台湾台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并要求书面用语中将客家话改为“台湾客语”。消息一出,引发各界强烈批评。

熟悉绿营行事风格的都知道,无论是“台湾台语”还是“台湾客语”的所谓“正名”,其实质是民进党当局的“去中国化”操弄。

张口闭口“爱乡土”,不顾事实胡说八道,是民进党政客一贯的嘴脸。众所周知,台湾民众讲的闽南语、客家话,和福建、广东乡亲讲的闽南语、客家话一样,是汉语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地域性分支或变体,由福建、广东先民带到台湾,这是铁的事实。从陈水扁、蔡英文到赖清德,无论是搞“正名”还是修改课纲,拙劣的把戏频频上演,结果都是以失败告终,惹得民众厌恶反感。

两岸方言本就同出一脉,何来“正名”之说?岛内网友纷纷怒呛赖当局,“干脆叫民进党价值认证语言好了”“改个名还能改掉你DNA里刻印的中国人烙印吗”“无事瞎折腾,不如连‘台湾英语’也改了吧”……

潮水般的批评声浪,迅速席卷全台。台湾作家洛杉基撰文指出,“独”派硬要把源自大陆的闽南语改名为“台湾台语”,用以凸显台湾岛是个“独立的国家”,连语言都要设法与大陆切割,既可悲又可笑。台湾媒体人黄智贤怒批,长期以来,“台独”势力一直想要去除中国文字跟语言,甚至想用罗马拼音取代中文,目的不只是为两岸设下交流障碍,而是让台湾人有更强烈的“台独认同”跟“台独意识”,不过这种操弄只是自嗨而已。

《联合报》发表评论指出,当年日本把其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的语言概称为“台湾话”,本是赤裸裸的歧视,如今反而变成“正名”依据。硬把闽南语改成“台湾台语”,看似自大,其实自卑。这样的“正名”太低级,文化能用政治抹掉吗?

认贼为师,何其可悲。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指出,民进党当局企图在方言名称上做政治文章,完全是自欺欺人。无论他们怎么折腾,都磨灭不了台湾社会的中华文化印记,淡化不了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意识。

如果说“正名”闽南语、修改课纲,污染的是民众的“精神食粮”,那么民进党当局强行解禁日本“核食”,污染的则是民众的物质食粮,祸害的是民众的生命健康。上周,岛内“核食”风波再起,台“食药署”预告将全面开放日本福岛等5县产品进口,并进行60天预告期对外收集意见。此举意味着赖当局要全面解禁“核食”。

此前,迫于民意压力,民进党当局对“核食”进口尚留有余地,仅划定限制进口的范围为“日本国内限制流通产品,及福岛、茨城、枥木、群马和千叶5县的野生鸟兽肉、菇类、漉油菜”,对其他日本食品照单全收。而此次动议全面解禁,应是赖清德向日本纳“投名状”,换取后者支持。其媚日卖台的奴才相令人作呕。

“核食”不食,是最基本的食安常识。岛内民调和相关“公投”皆显示,绝大多数民众反对进口有核污染风险的福岛食品。但民进党无视岛内民意,硬要将有安全风险的外来食品塞给民众,其霸道作风与此前进口美国瘦肉精猪肉如出一辙。

台当局为讨好日本不顾民众健康的做法,引发各界强烈反弹。台湾消费者文教基金会董事长吴荣达驳斥,目前日本输入的食品仍检出放射性物质铯-134和铯-137的踪迹,全面开放尚不是时机,而且日本周边多个国家和地区未开放全面解禁,说明大家对福岛食品的安全性仍有疑虑,出于民众健康安全着想,消基会反对解禁。

中国国民党籍民代王鸿薇怒呛民进党违背民意什么都敢说,言必称“核食”是“福食”,好像吃“核食”是福气,睁眼说瞎话,要骗民众到几时?

台湾《旺报》评论指出,食品安全早已沦为民进党当局外事及经贸谈判的筹码,拿不出严密的科学论证和风险评估,却屡屡在重大食安议题上弃守,完全不为民众把关。当局的目的显而易见,除了换取日本支持其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更是从地缘、经济等方面进一步向美日靠拢。

能源供应方面,民进党当局同样放任缺电问题殃及百工百业。27日,台湾核三厂1号机停机除役,适逢夏季用电高峰期,岛内电力缺口更为吃紧。数据显示,核三厂1号机停运,将产生7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意味着全台将减少约3.5%的供电,台当局须用高4倍成本购买火电来弥补缺口。有台媒预测,台湾AI、半导体等产业未来10年用电量将增长三四成,当局鼓吹的绿电难以因应电力需求,全台将进入“电荒时代”。

“台湾缺电,是民进党不肯说出口的事实。”民众党籍民代张启楷质疑称,民进党和“台电”原本保证用电无虞,如今岛内频繁出现跳电,甚至大停电,所谓“用电无虞”的承诺早就跳票,如此睁眼说瞎话,早已失信于民。

缺电引发民众担忧。台湾《远见》杂志近日公布“台湾能源转型大调查”显示,有91.8%民众表示担心核三厂1号机除役后出现缺电危机,当中有73%的民众表示非常担心。台湾未来若出现缺电危机,91.3%的民众认为是当局政策规划有问题。

有岛内分析人士指出,当局主导的“2025非核家园”政策进入倒计时,若不顾电荒硬要实现该目标,台湾缺电危机只会更严重。“非核家园”魔笛吹奏,已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紧箍咒”、民众生活的乱源。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