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藏于宾馆的炸弹炸死?
美国多家媒体1日报道,两天前在伊朗首都德黑兰遭暗杀身亡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并非死于空袭,而是被藏于他下榻宾馆的炸弹炸死,爆炸装置在事发前大约两个月就安好,经遥控引爆。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伊朗、美国等国官员透露,暗杀所用炸弹大约两个月前被偷运入德黑兰北部一家宾馆。这家宾馆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负责运营和保卫,哈尼亚曾多次入住。当地时间7月31日凌晨2时左右,确认哈尼亚待在房中后,爆炸装置被远程引爆,炸死哈尼亚和一名保镖。
《纽约时报》1日称,伊朗媒体当时转述一些目击者的说法,称看到类似导弹的物体击中哈尼亚的房间窗户后发生爆炸,一些报道据此推断哈尼亚可能死于无人机发射的导弹。
伊朗政府和哈马斯均认为这次暗杀事件系以色列所为,在美媒最新报道中,以匿名为条件接受采访的多名美国官员也同意这一判断。报道称,有不具名的伊朗官员透露,初步调查显示,爆炸装置的精准度与2020年以色列暗杀伊朗核物理学家穆赫辛·法赫里扎德所用的人工智能远程遥控武器类似。
以色列未公开承认制造这起暗杀。但一些中东国家官员称,以色列情报官员在暗杀事件发生后立刻向美国等西方国家政府通报了行动细节。而在暗杀发生当天,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对外界声称,美方事先对暗杀不知情。
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站报道说,暗杀由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实施。摩萨德局长达维德·巴尔内亚今年1月说,摩萨德有“义务”追杀哈马斯领导人。
“抵抗之弧”会晤
黎巴嫩真主党消息人士8月1日向法新社披露,伊朗政府官员7月31日与“抵抗之弧”盟友代表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晤,就以方刺杀哈尼亚和真主党高级指挥官商讨两种报复方案:一种是所有成员“同时出拳”;另一种是依次打击以色列、形成“组合拳”。
在哈尼亚遇刺前一天,以色列空袭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一处真主党目标,打死真主党高级军事指挥官福阿德·舒库尔和多名平民。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阿里·阿克巴尔·艾哈迈迪安告诉伊朗迈赫尔通讯社,“抵抗之弧”所有成员都会就哈尼亚遇刺实施报复。
“抵抗之弧”是伊朗主导的一个抗以联盟,包括哈马斯、真主党、也门胡塞武装以及一些伊拉克民兵武装。法新社援引伊拉克伊斯兰抵抗组织一名领导人的话报道,在伊拉克、也门和叙利亚境内武装组织的参与下,伊朗将主导首次报复行动,对以方多个军事目标实施空袭;以色列随后还将“受到来自真主党的回击”。
报复或“猛烈但有限”
据路透社援引一名伊朗政府高级官员的话报道,“抵抗之弧”将确定报复以色列“最佳、最有效”方式。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1日在一份声明中说,以方已“从进攻和防御两方面都做了高级别准备”,任何挑衅行为都将付出“高昂代价”。
英国卡迪夫大学国际关系专家阿迈勒·萨阿德表示,伊朗很可能会与“抵抗之弧”盟友协同行动,以阻止以色列继续实施类似“定点清除”的政策,但同时会尽可能避免报复行动升级为战争。因为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不想“落入内塔尼亚胡的圈套”,让以方乘机把美国直接拖进战争。
伊朗政治分析师艾哈迈德·泽达巴迪推测,伊朗此番报复会比今年4月对以报复行动“力度更猛”,但不会升级至“全面、失控的战争”。
今年4月13日,伊朗向以色列发射数百枚导弹和爆炸式无人机,报复以色列袭击伊朗驻叙利亚外交建筑等军事行动。
对中东地区局势升级,联合国、约旦、卡塔尔等多方表达担忧,敦促各方保持克制。法新社援引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的话报道,发生在伊朗与黎巴嫩境内的袭击意味着冲突出现“危险的升级”。
约旦佩特拉通讯社报道,约旦和埃及外长在通话中谴责以色列导致紧张局势升级,敦促让“局势降温”。
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穆罕默德·本·阿卜杜勒拉赫曼·阿勒萨尼在社交媒体上说,哈尼亚遇刺导致本轮巴以冲突调解进程陷入困境。卡塔尔是以色列与哈马斯间停火谈判的主要斡旋方。
(本报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