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空牛奶盒,剪开洗净晾干,28元包邮;真实用完的100根空笔芯,标价21.14元……在一些电商平台上,这些看着有点奇怪的空牛奶盒、空笔芯,商品描述里大多都会强调“减轻家长负担”,销量都很好。
学校收集空牛奶盒,本意是为了环保教育。这是因为,空牛奶盒难以降解,被随意丢弃后会污染环境,焚烧则会产生有害气体。如果家校协同,在亲子互动中完成回收、整理和上交,不仅可以传递环保理念,也能切实降低污染。相应的,老师要求学生上交空笔芯,也是激励和监督他们刻苦读书的一种手段。
不过,当空牛奶盒和空笔芯有了上交时间、频率、数量等明确要求,一旦学生没有按要求完成就会被量化扣分,显然就背离了初衷。在压力之下,一些学生难以交差,家长便不得不借助网购等办法,花钱帮助孩子“完成任务”。这些任务确实完成了,但不可否认,活动的意义已经在变味的执行中被完全消解,沦为了一种形式主义。
空牛奶盒与空笔芯成为爆款商品,背后的问题值得深思。学校倡导学生收集这些物品本身没错,错的是让压力层层传导的形式主义。期待各方摆脱束缚,真正让教育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