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森林覆盖率连续45年保持全国首位,是我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福建林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力支撑了生态省建设。福建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孕育地,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亲自擘画和推动了福建的绿色发展,深刻形象地揭示了森林生态经济系统的内在运行机理,为福建林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推动森林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一、森林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森林通过疏雨蓄水、滋润植物,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守护屏障,具备涵养水源、防洪补枯、净化水质等多重生态功能。福建省森林覆盖率达65.12%,森林生态系统涵养了全省主要水域“五江一溪”的水源,即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赛江、木兰溪。我省森林提供了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植被生态质量和生态文明指数均居全国首位。
森林中蕴藏着丰富的食物来源,森林食品包括森林油料、森林坚果、经济林果、种子叶子以及林下经济食品,多种多样、美味可口,绿色安全、营养健康。福建林果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品牌响亮、地域特色鲜明。规模化栽培的果树种类有30多种,包括柑橘、香蕉、龙眼、荔枝、枇杷、杨梅、桃、李、梅、梨、柿等优质森林果品,形成众多知名区域公用品牌,是当之无愧的森林“粮库”大省。
人类生产发展离不开森林提供的资源,森林提供了木材、能源、工业原料等人类发展所需的生产资料,新兴森林旅游、休闲康养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样繁荣地方经济,促进林农增收。2023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7625亿元,居全国前列。
二、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持续推动福建林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科学经营森林,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巩固福建省林业发展的生态管护基础功能。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森林生态经济系统是由生态子系统、经济子系统与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复杂系统,系统生物的多样性和健康状况,决定了系统功能和输出能力。要大力发展针阔树种混交林、乡土树种造林,系统性提升我省森林林分质量,提高单产蓄积量,增强森林防灾减灾能力。持续改造中低产林,充分利用森林自然生产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服务功能,助推我省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深挖林地资源潜力,发展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夯实福建省林业发展的社会生产功能。深挖林地资源潜力,服务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提升具有较好产业基础的笋及笋制品、板栗、油茶等木本粮油和林下竹荪、灵芝种植食用菌产业,扩大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林地空间资源,壮大林下石斛、金线莲、黄精等中草药种植和精深加工产业,形成规模效应;适度发展林下养鸡、养蜂和林下特种养殖,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拓宽森林资源利用渠道和利用形式,发挥福建省林业经济促进多产业协同发展的功能和富民增收效应。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要根据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后,对良好生态环境消费需求倾向增强的变化,拓宽森林资源利用渠道和利用形式。依托福建省现有的2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115个地方森林公园,重点建设一批森林休闲、森林康养和自然环境研学项目;统筹林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的协同开发,拓展林业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培育新的林业经营业态;改造提升全省已经初步建成的红豆杉、楠木、香樟、柳杉等珍稀树种群落和自然高山花卉观光园,发展森林旅游观光、摄影经济;挖掘林业特色资源禀赋,打造福建林业生态发展特色品牌。多渠道引进工商资本,发展森林经营性碳汇和再造林碳汇,拓宽森林生态价值转换的途径。创新福建省“林业+现代金融”的发展模式,畅通资源要素的转换渠道,激活福建省林业发展动力。
推进福建林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培育林业新质生产力。一是要利用现代生物基因技术推进林业关键种苗技术研发与应用。现代生物基因技术使得植物的遗传特征可以被精确修改,从而实现抗虫、抗病、耐逆、提高养分利用效率,进而降低投入,增加产出。二是推进林业生产装备的智能化、低碳化研发与应用。通过采伐装备、木材加工装备、人造板生产装备的智能化、低碳化的研发改造和应用,提高木材生产和木材加工领域的生产效率和规模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的碳排放。三是提升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智慧林业。加强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森林灾害预报、森林环境监测与控制中的应用;建设视频监控、红外相机、无人机机场、卫星通信等感知设施,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效率。四是持续推进林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紧缺急需人才引进和本土化人才培养,造就更多的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优秀团队,加大林农职业技术培训,培养更多的林农技术能手和高素质林业基层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