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空军红色地标巡礼——走近“首次击落U-2飞机阵地纪念碑”

智擒“蛟龙”背后的千里眼

□丁文骏 许涛 杨舟

初秋的赣江两岸,暑气渐消,矗立在东部战区空军某旅营区内的“首次击落U-2飞机阵地纪念碑”隐于密林之中,无声诉说着一甲子之前赣北天空的战火硝烟。

62年前,一支临危受命的导弹营,肩负“一定要打下U-2”的使命,转战千里,潜于洪都,伺机歼敌;一支为战而生的雷达部队,受领“作战行动听从导弹营指挥”的命令,远望千里,精织“天网”,捕捉战机。

鸣镝锋利、鹰眼锐利,两支年轻的空军部队,在国土防空作战中,联手书写了一次轰动全国的防空作战传奇。

9月初,“空军红色地标巡礼”第七站在“首次击落U-2飞机阵地纪念碑”启动,笔者来到这片创造红色历史的土地,聆听首缚“蛟龙”的辉煌壮举,走近胜利幕后的无名英雄。

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雷达每转一个圈,就会在显示屏上标记一个点,这屏幕上一条条连线就是飞机飞过的航迹。”某雷达站指挥室内,张体政老人耐心向笔者介绍着雷达的工作原理。

张体政是亲历首次击落U-2飞机的当班雷达技师。这次受邀参加红色地标巡礼活动,已经92岁高龄的老人特意从广州赶来。当老人阔别数年再次踏上这片战斗过的热土,看着充满勃勃生机的新营区、新装备、新战友,62年前峥嵘奋进的战斗岁月,仿佛霎时回到老人眼前。“那时候,U-2这样的高空侦察机,仗着飞得高、速度快、续航长,多次侵入我们领空,气焰十分嚣张;当时人人都憋着一股劲,心想再难也要打下来,结果我们真的做到了,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张体政感慨地说。

为了探寻那段振奋人心的历史,前不久,笔者专门前往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模范地空导弹营”。在该营的荣誉室里,解说员耿茂龙详细介绍着那次击落U-2的细节,“按照空军党委指示要求,当时的导弹二营伪装成战地勘探队,奉命从湖南某地机动数百公里,悄悄转移至赣江左近,设伏在某雷达阵地南边几百米处蓄势待发,以期一击制敌”。时机就是这样悄然而至,1962年9月9日晨,国民党空军1架U-2型高空侦察机,向南昌方向临近飞行,营指挥所立即进入一等战斗准备,二营全体战勤人员严守战斗岗位,目标指示雷达跟踪监视敌机,敌机飞过九江上空后,突然左转回窜,向二营阵地临近飞行。制导雷达发现目标,指挥员下达射击决心,指挥部队向敌机连续发射三发导弹,将敌机击落。

消息传到北京,周恩来总理深感欣慰:“很好!这是个伟大的胜利!”陈毅元帅在面对外媒采访时,风趣地形容这次空战:“我们是用竹竿把敌机捅下来的。”当年9月15日,北京召开万人祝捷大会,参战代表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大伙围着U-2残骸齐声欢呼,祖国的领空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

胜利的背后不仅有上级党委的“锦囊妙计”,也少不了诸兵种部队密切无间的协同配合。2年后,并肩作战、联手歼敌的地导营和雷达站,共同登上了授称的领奖台,分别被国防部、空军授予“英雄营”“千里眼雷达站”荣誉称号,一时传为佳话。

驻足在纪念碑前,看到两面雷达天线和一枚导弹构成的主碑,既像傲视苍穹的雷达天线,又像直刺蓝天的离弦利箭,仿佛穿越时空能够真切感受到当时激动人心的情景,一次诸兵种联合作战将“打不下来”的飞机打落尘埃,成就了一场经典空战。

这是一双隐于蓝天的眼睛

这次空军“红色地标巡礼”活动,专门在纪念碑周围展出了反映部队发展历程、有代表性的36幅图片。从内容上看,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作战样式,都在当年首次击落U-2飞机的基础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组织协同训练时,当时我们的雷达站直接将雷达情报专线架设至导弹二营,实现了从‘眼’到‘手’的同声相应,取得了两次击落U-2飞机的战绩。”20世纪70年代曾任“千里眼雷达站”站长的连忠诚介绍,平时情报传输需要层级转发,基于U-2飞机的航速、“萨姆-2”导弹的制导能力和当时雷达情报的传输速度,若不减少传输层级、缩短指挥链路、实现情报直报快报,狡猾的敌人肯定早就溜走了。

走进该旅某雷达站,“千里眼雷达站”的战旗悬挂在荣誉墙正中央,连站长告诉笔者,首次击落U-2飞机的主要情报正是源自该站。荣誉墙上详细记录了“首歼U-2、夜歼P-2V、再歼U-2”“三战三捷”的经过。该旅参谋汪涛一边介绍当前部队列装的雷达性能,一边同笔者交谈:“为了能让操纵员更好地掌握空中目标,老一辈的雷达技师在当年空战之前,与航空兵、地导部队进行了多次实兵协同演练,发现并解决了雷达测高误差大、高空大速度目标捕捉难、天气地物影响因素多等问题,为战斗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的战争虽然武器装备、战斗方式迭代升级,但联合的要求更高了。”

这是一群擎起先辈旗帜的奋斗者

“耳旁回荡着八一枪声,眼前飘动着井冈红旗……”当这首《英雄的雷达兵》在巡礼活动现场响起,品味着歌词的同时,笔者仿佛看到一茬茬雷达兵,在红色热土上奋战的身影和足迹。

看着长廊里满墙的荣誉锦旗,笔者脑中似乎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一群默默无闻的年轻人,面对荆棘密布、山石林立的自然环境,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借助简单甚至简陋的工具,平整山包、建设营房、修筑阵地;远离繁华城市、安居高山海岛,练本领、战强敌、谋打赢,一茬又一茬的官兵,接过前辈的钢枪,奋力奔跑在强军之路上……

在纪念碑的东侧,一幢楼宇静立林中。“平时尖刀、战时铁拳”的标语悬挂在营房正中央,当笔者走进营区,5层高的楼里仅十来人居住其中。同行的参谋告诉笔者:“这是常年在外执行任务的雷达机动分队营区,战戈壁、上高原、下海岛是他们的常态。”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几年,该分队完成了整建制机动上岛训练,实现了海空立体投送,远域机动作战更加迅速,长着车轮的“眼睛”擦得越来越亮。

“现代战争,体系对抗成为基本常态,精确作战成为主要形式,信息主导成为制胜关键,全域机动成为必备能力。”在军史长廊旁的功勋雷达雕塑前,旅领导向笔者讲述着雷达兵在未来战争中的职能定位,“我们作为联合作战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强化补网构网强网拓网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联合质效”。

此站红色地标巡礼一路走来,听到的是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战史战例和感人事迹,看到的是一张张生气勃勃的面庞,触碰的是一页页悠久厚重的历史,感受到的是一双双熠熠生辉的“天眼”。

蓝天白云之下,无形电波纵横;目光所至之处,空天固若金汤。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