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理论周刊·求是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着力提升中小学校长的领导力

□王玉玲 林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小学教育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中小学校长肩负着探索教育改革实践、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培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等重要使命。因此,作为党的教育方针在基层贯彻落实的重要依托,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学校的治理效能与教育质量,更关系到我们能否顺利完成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重要任务。

领导力即影响力。中小学校长领导力是指中小学校长在履行岗位职责、实施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团队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目标的意愿的影响力,包括道德领导力、教学领导力、团队领导力等。新时代,新使命。面对教育改革的新要求,我们可以重点从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力、教学创新领导力、信息技术领导力等三方面入手,探索提升中小学校长领导力的有效途径。

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力

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力是确保教育发展方向的重要保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一战略部署,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任务,为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者,极大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因此,各类基础教育学校要切实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就要求中小学校长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力。

首先,在提升自身政治素养方面下功夫。对标新时代“大先生”的要求,心有大我、至诚报国,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启智润心、因材施教,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乐教爱生、甘于奉献,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用高尚的人格影响人。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并将其付诸实践,分析研究新时代中小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和新任务。在原则问题上敢于亮剑、勇于担当,在作风问题上能够守住底线,在为民服务上不设终点线,以更高的站位服务于师生、表率于师生。其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中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品质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讲好“大思想政治课”,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时代取得的伟大成就、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之中。

二、“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教学创新领导力

教学创新领导力是校长的基本职业技能,决定了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培养人才的素质高低。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深入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中小学教育是人才教育的基础工程。中小学校长被时代赋予了培育国家未来栋梁的崇高使命,要以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通过提升教学创新领导力,积极提升与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的教学能力水平,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一是在学校校本课程创新上发力。作为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校本课程很能体现中小学教育创新能力水平,弘扬优秀地方历史文化,从而不断帮助学生开拓人文视野,塑造创新品格。中小学校长要加强对校本课程创新方向及特色展现等的引导,以优秀历史文化为基础,以创新教学内容为牵引,以鼓励学生探索发现为目标,打造特色鲜明的课程品牌,并将其发展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部分。二是在教师队伍创新能力提升上发力。教师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参与者和课程内容传授的执行者,他们对创新理念的理解、创新方法的应用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和水平。因此,中小学校长要积极引导教师不断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将创新思维贯穿于课程体系建设、落地、提质各个方面,让学生从小体会到创新对于发现和解决问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意义及价值。三是在激发学生创新活力上发力。将前沿科学技术成果以师生可接受的方式融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中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作为学校管理者,中小学校长应当加强对学校科学实践课程、兴趣创新团队等的支持引导,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帮助学生提升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创新能力。

三、“推进教育数字化”,提升信息技术领导力

信息技术领导力是新时代对中小学校长提出的新要求。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已逐步从蓝图走向现实,并与教育教学实现深度融合。对于学校管理者而言,提升信息技术领导力,不仅是创新管理方式的有效途径,更是探索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校长要以应用融合为落脚点,提升信息技术驾驭能力。通过不断学习与实践,深刻理解信息技术的本质与潜力,逐步构建起与现代科技同步发展的教育视野。培育自身的现代科技素养和信息化意识,时刻关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前沿热点,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明确信息化技术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应用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实践和创新。加强学习思考的深度与广度,不仅限于技术层面的掌握,更要通过借鉴先进经验,提升对信息化平台建设、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认识水平,还可通过加强案例分析、应用研究,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融合内化为适合本校的经验和方法。随着中小学校长对于信息技术认识及管理能力的提升,应不断为所在学校引入符合实际的数字化教学管理理念和手段,并积极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进一步促进教学方式创新,促进课堂信息化教学落到实处,推动教育教学创新发展。

在持续提升自身信息技术驾驭能力的同时,中小学校长还要高度重视并全力提升学校师生的教育信息化素养,确保师生都能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与学习。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学校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小学校长要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激发教师队伍内在动力,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到学校数字化、信息化各项改革任务中。通过深入了解教学一线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确保每项技术应用都能精准对接教学痛点,切实提升教学质量与学习体验,从而更好地在教育信息化变革中取得实效。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学院校长研修部)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