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音乐+”:“听得见”的文旅融合新玩法

10月18日至20日,2024中国平潭·海岛合唱大会在岚岛唱响。这一国内首个以阿卡贝拉合唱为特色的音乐海岛IP,受到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时代发展,多首合唱歌曲破圈走红,合唱这一集体性的音乐形式,有了越来越多元化的参与主体,合唱演出也成为不少年轻人“打卡清单”中的一个重要选项。除合唱外,演唱会、音乐节、音乐剧等“音乐+”业态也持续火爆,“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已成为旅游新风尚。

合唱:一种时尚文化形式

从2016年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横空出世,到厦门六中合唱团《夜空中最亮的星》、国家大剧院合唱团《黑猫警长》、时光合唱团《山城棒棒军》、合唱版云南民谣《螃蟹歌》等歌曲风靡网络,合唱这一传统音乐形式与网络时代巧妙碰撞,展现了全新的生命活力。

“中国合唱的发展近年来可谓日新月异。”中国音协合唱联盟副主席吴可畏说,越来越多中国风格的原创作品在海内外合唱团唱响,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近年来,在历次世界性的歌唱大赛中,各组别的冠军几乎都少不了中国合唱团的身影。”

除了专业团、群众团,很多年轻人也在工作之余选择加入了合唱团。“合唱是集体的艺术与智慧。”北京悦城青年合唱团团员彭江雨说,“对于像我这样有着本职工作的业余爱好者来说,合唱像《月亮和六便士》里那轮浪漫的‘月亮’。”

浪漫,是合唱的底色之一。2024中国平潭海岛合唱大会以“为浪漫而来”为主题,国内20多支知名阿卡贝拉人声乐团集结,在山海之间开启多场视听盛宴。福建门虫合唱团团长温铖健说:“阿卡贝拉是将人声的表演艺术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厦门六中合唱团学生郭怡萱说:“阿卡贝拉这种边玩边唱的方式,让我们有了心灵的碰撞与交融,每当压力大的时候,听见阿卡贝拉的和声,压力也就烟消云散了。”

合唱也是一种年轻社交场域和文化交流平台。北京悦城合唱团的李雪婷说,在合唱团结识了来自各行各业的、有着不同人生境遇的朋友。厦门六中合唱团制作人及指导老师、醒耳人声乐团团长徐聪说:“玩阿卡贝拉的孩子们都很乖、很内敛,参与到演唱的时候就打开了。”郭怡萱说:“海岛合唱大会这样高手云集的舞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音乐+”,给城市带来什么

演出消费是拉动文旅消费的重要一环。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等网红合唱团在全国巡演之处,几乎场场开票当日即售罄。“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也屡见不鲜。“随着消费模式的变化,音乐演出活动成为城市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文旅部特邀专家王灵恩接受采访时说。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国内首个“日出演唱会”举行,吸引了13万歌迷奔赴烟台。2023年,在平潭举办的“蓝眼泪音乐节”两天时间吸引了1.7万人。芜湖神山音乐节制作人王超介绍说:“3天的音乐节活动吸引了13万人,当地政府希望借此吸引年轻群体,不少人参加音乐节同时也在芜湖旅游。”吴可畏说:“海岛合唱大会让我有机会第一次知道了美丽的平潭。”

音乐演出市场对于承办城市具有显著的宣传带动效应。迷笛音乐节在山东滨州举办之前,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山东有一个城市叫滨州;张信哲到衢州开演唱会之前,很多人都不知道“衢”字怎么念,演唱会之后衢州就成为“网红城市”;周杰伦的海口演唱会,也让海口“火了一把”……音乐和城市以此实现了“双向奔赴”。

作为“行走的GDP”,音乐演出在成为城市流量“制造机”的同时,为各地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演出+旅游”消费趋势报告》提到,大型演出期间,热门城市核心地段酒店溢价率最高超40%,酒店、交通、餐饮、景区等因为演出的热度而产生比较明显的联动效应。据公开报道,2023年“蓝眼泪音乐节”实现综合经济效益超4000万元,平潭一酒店负责人曾表示,当时酒店几乎处于满房状态。

从云南丽江的民谣音乐季,到天津的泡泡岛音乐艺术节,再到南京的森林音乐会,越来越多的城市希望借助“音乐+”的路径,打造持续性的文化新IP。

“与文旅融合,音乐是一个重要的方向。”平潭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训明介绍,近年来,平潭围绕“音乐+”策划推出了很多特色文旅活动。

“定期举办音乐类活动,能促进城市活力,丰富城市人文底蕴,是打造城市文旅名片最直接的方式。”王超说。

从“音乐流量”到“城市留量”

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音乐+旅游’‘演出+旅游’等融合业态发展,激发旅游消费活力。”但随着演出市场日益成熟,“音乐+”“演出+”给各地带来消费增长的同时,市场也在逐步走向分化。

据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延迟或取消的音乐会近30场,其中部分音乐节是因票房惨淡而被迫取消。大麦网数据显示,部分老牌实力歌手演唱会门票开售后,在北京、上海等热门城市也未能迅速实现全部售出。火爆的演出市场正在经历“优胜劣汰”。

究其原因,一方面,消费者在最初的激情消费之后日趋理性;另一方面,演出场次的大量增加导致市场供给过剩,有歌迷吐槽部分城市打造的音乐节“如同‘一键粘贴’”。

“音乐流量”如何成为“城市留量”?优质内容的呈现,是一场音乐演出核心吸引力的体现。

“海岛合唱大会是这些年来整个阿卡贝拉音乐领域里,等级最高的大会。”徐聪说,“整个中国的阿卡贝拉在这一次被联通,最关键的是众多合唱专家、老师们看到了这些年轻人朝气蓬勃、厉害的一面。”

“音乐+”与城市特点找到合适的契合点,是收获“留量”的重要密码。王灵恩指出,“旅游热点的风向已在不知不觉由‘风景’吹向了‘场景’”。

“平潭浪漫、青春、时尚的气质,与阿卡贝拉有着天然的契合。”吴可畏说。海岛合唱大会的举办,也离不开平潭得天独厚的“硬实力”。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指挥家陈昌宁表示,平潭日出日落、潮起潮落的天然之景,与阿卡贝拉独特音乐形式十分契合,二者相呼应,能够形成更加美妙的音乐体验。

“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音乐+旅游’市场未来将有更多以森林、海岛、沙漠等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只有让演出真正成为旅游目的地品牌,才能真正化‘流量’为‘留量’。”新时代文化旅游研究院院长吴若山说。

“海岛合唱大会是我们可以持续打造的新IP。”陈训明说,“与文旅IP融合,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让文化更有温度、更有触感,在海岛举办合唱大会,或许是一种文旅融合的崭新尝试。”吴若山说。(新华)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