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第07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人生底色

□林德荣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中学阶段,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塑造了人生的底色。我们走向未来的底气来自母校。

母校是精神故乡,我们终其一生,都离不开故乡。

过了知天命之年,经常会陷入回忆。30多年前在亭子岗埋下的种子,经常在回忆中被唤醒。

我的求学之路充满艰辛和曲折。回首往事,我庆幸生活在一个温暖的时代,成长在一个有温度的母校。

1985年夏天,我独自一人从武东的川坊村出发,步行8公里到205国道旁的上杭湖洋通桥村,搭乘从上杭开往武平县城的过路班车。我要去的目的地是武平县招生办。

这个夏天我刚刚经历了中考。先是接到通知,省内某农机学校准备录取我,让我到县医院体检。在20世纪80年代,一个贫寒之家的农村孩子能考上小中专,剥“谷壳”成为国家干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遗憾的是,因为眼睛近视,这个学校没有录取我。

当年报考小中专是不需要统计英语成绩的,但报考武平一中需要英语成绩,且第二志愿报武平一中还需要再加10分。我的英语成绩是44分。如果是第一志愿填报武平一中,即使44分的英语成绩,也还能被录取,但要加10分录取就不够了,还差2分。对44分的英语成绩,我一直持怀疑态度,认为是改卷老师搞错了。只是当时英语成绩对小中专报考没意义,就没有去追查。短短十几天,喜悦、失落、迷茫、苦闷,一股脑落在一个十五岁孩子面前,犹如经历着一场人生的过山车。

我回到初中母校丰田中学,表达了我的怀疑,初中英语老师结合我平时的成绩,也认为搞错了。老师们建议我去县教育局查分数,其中一个老师还提到,我们村在县城教书的林琳老师现正被借用在县招生办。

到了武平县招生办,林琳老师热情接待了我,听完我的叙述,他和同被借调到招生办工作的钟爱华老师马上去查看原始考卷。果然搞错了,我的英语分数是74分,被统分的老师抄成了44分,足足少统计了30分。林琳老师骑上自行车载我去武平一中,找到了当时分管招生的林添书副校长,他听完情况后,马上对我说,你回去好好准备一下,来武平一中读书。这时离学校开学已经没几天了,林琳老师直接把我拉到武平汽车站。

此事过去了快40年,我仍记得当时的场景,记得林添书副校长洪亮、干净的声音。我常常想,命运也许会捉弄人,但幸运之神总会来拯救不屈的奋斗者和坚持者。

高中三年,我感受到当时自律、奋进的浓厚氛围。武平作为一个农业县,学校的孩子大多数是农家子弟,大家学习的内驱力很强。傍晚时分,很多同学都拿着一本书往后山走,边走路边背书,争分夺秒。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礼堂门口有两株高大的白玉兰树,每当开花时节在夜间路过,那种独有的香气,令人难忘。

上晚自修的时候,教室灯火通明,整个校园静悄悄的。当时的老师大部分住在学校,以校为家。老师们晚上都会来到教室辅导,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有一天晚上,阙硕龄校长还来到我们班,和同学们交流。当时的他头发花白,戴着黑框眼镜,说话充满磁性,气质优雅,让我记忆犹新。入学前见到的林添书副校长是我们的数学老师,林校长看起来很严肃,其实对学生非常温和,耐心十足。林校长还善于用优秀校友来激励我们,他经常在学校早操会上,拿出清华大学学生写给他的信,大声念给我们听。校友描述的大学生活,让我们充满憧憬。

2018年,我们班的同学组织了毕业30年聚会,大家从四面八方赶回亭子岗。同学们重新坐在教室,重走了后山,颇为感慨。当年的读书声似乎还停留在耳畔,老师同学的欢声笑语也似在昨日。

昆德拉说,“我们注定是扎根在前半生的,即使后半生充满了强烈的和令人感动的经历”。虽然在时间面前,我们的青春像小鸟一样不回来了,但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是来自昨天的塑造。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