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08版:武夷山下 上一版   
下一篇

寻味乡间

□沉 洲

在点头镇,有人带我去寻味,这正合我意。

福鼎版图在中国沿海县市里,那是一个奇葩存在。它像一尾蝴蝶鱼似的,县域东部咧开小嘴,大海就这样被吸进腹中。海水穿山岬过海湾,章鱼触爪一般四处漫溢,一路延伸到县域中心部位,弯弯曲曲二十几海里,形成著名的沙埕港。海水进入八尺门,水面骤然收紧,其西面是一个内港,酷似天湖。四五条山溪流水注入其中,海水盐度淡了下来,浮游生物渐多,成就了各类小海鲜恣意生长的天堂。福鼎的“鼎菜”远近闻名,讲究食材地域性,内港的锯齿青蟹、牡蛎、跳跳鱼、章鱼、海蜈蚣以及各种贝类便是首选。而点头镇的地盘基本横贯内港西岸,镇北部闽浙古官道边有王孙村,相传南宋时一支皇族后裔迁徙至此开枝散叶,他们带来了宫廷美食,福鼎传统菜肴“八盘五”也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当地厨师迄今依旧被尊为厨官,为这个传说添加了附注。

路上,当地领路人给我逐一介绍了将要去的几家,都是三代以上传承的小吃名店,陈茂记牛肉丸、朱记鲨鱼片、袁氏米粉汤、吴记扁肉。闻名便知,皆不具备该地食材优势,一概为众所周知的内容。地道“八盘五”,可是海鲜占七成,这让人失望又无可奈何。

好吧,我们去老街,且看且问。

陈茂记是传承五代的百年老店,也是点头唯一一家获评中国烹饪协会“中华名小吃”的店铺,店里的当家招牌菜牛肉丸,取用水牛后腿上臀部的精肉,紫红色,紧结少筋膜,看去像一团圆球,祖上传下来的叫法为葡萄肉。依其形和色,除了硕大,也相当形象。葡萄肉洗净剔去筋膜后,用木槌打烂成泥,之后按一定比例加入番薯粉、盐巴,在案板上反复搓揉,直至成为黏性十足的肉糜坯。

牛骨与老姜一起久熬的高汤滚沸,就到牛肉丸下锅之时。站在汤锅前,托着砧板上的肉糜,手执调羹快快划下去。据介绍,家族里有人速度惊人,一分钟划肉块达百多粒,并且大小匀称。如此操作,一者出料多,二者同一批下锅同时熟。然后瓷碗放进切好的青蒜、嫩姜丝、米醋等,去膻提味,笊篱捞起浮上汤面的牛肉丸,倒进瓷碗,接着冲入高汤,热气氤氲里上桌。

白瓷碗中,蒜青姜黄肉粉,摄人眼球。一粒牛肉丸入嘴,松脆劲道有嚼头,牙齿被伺候得很是惬意。再喝一口汤,荤香里牛肉味浓郁。倘若遇上喜辣之人,调入腌制好的黄椒,香辣味刺激舌头和味蕾,便有了一种地道的痛快。

所谓牛肉丸,并非字面上意思,实则为不规则的肉糜块。福鼎方言里的滑,音接近丸,久而久之便叫成了雅俗共赏的丸。这一类植物淀粉加盟的饮食,闽都叫滑,闽南称羹,客家则为兜汤。

陈家第四代传人像爱护眼睛一样,执掌着这个百年品牌,在选料上讲究做精做细,原来牛肉糜加番薯粉,刮下去一大锅,浮上来七八成熟,捞起放一旁摊晾,客人来了下锅再煮透,快捷方便,然二次入锅滋味稍逊。现在改用藕粉,更滑更细腻,看起来也更为玲珑剔透。现吃现煮,一次性熟透。若晾后再煮,肉便糊烂了,汤也不清。高汤也颇为讲究,取山泉水调制。一家老街深处的小店,居然美名远扬,引得外地食客专程寻来。

面皮包肉馅这种食物,举国多地可见,在北方是馄饨,四川叫抄手,广东叫云吞,武汉叫包面,江西叫清汤,客家人则为扁食。

在吴记扁食店里,端上来的白瓷碗上面,漂浮着葱花和紫菜,灰白色的扁食张开半透明的裙边翩翩起舞。滴入米醋、撒胡椒粉调味,那是闽东方言语系人的最爱。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汤匙舀起扁食滑溜入嘴,上下颚一合,扁食裙边瞬间融化乌有,入口即化传递给齿颊间的感觉相当美妙。再咀嚼肉馅,松软可口,荤香中同时渗出虾米与干贝久违的大海滋味。泡扁食的汤水,店前两口锅里分别是清汤和浓汤。清汤几乎就是白开水,资深食客皆以清汤为妙,满口充盈的荤香鲜香,经毫无油腻的汤水一漱下肚,不仅可以回味此前的浓郁香味,而且口腔清爽。

品尝过点头扁食,外地皮厚肉满的馄饨就归入了饺子范畴,不管它调出的馅料多么味美,舌头就是不认可那张皮儿。擀出那些几近半毫米的薄面皮,远非一日之功,揉、捏、压、擀一套工序下来,除了耗时耗工耗体力,还得有娴熟技艺。点头制扁食皮,与别处的和面功夫一样,采用“坐棍”方式。案板上横一根长毛竹,一头固定高低,左右可以移动,人则坐在毛竹另一端,脚尖点地,身体借毛竹弹性弹起再顺势落下去。周而复始,案板上的面团就这样被一遍遍深度碾压。因为面团揉压到位,最后擀出来的面皮近乎透明,薄如蝉翼却韧性十足。覆于碗碟,还能隐约看到底下的青花图案。据说,点头扁食皮曾经有过让人惊艳的表演,拎起面皮点上火,居然能烧成灰烬,足见其薄如绵纸并非神话。

朱记鲨鱼片的诞生,全然因为旧时古驿道通往西北边的山区县城,点头成为山货与海货集散地,码头船来船往,商贾云集,饮食业竞争激烈,传统肉片鱼片满地跑。传承人的祖父另辟蹊径,买回鲨鱼以鱼片方式试制后,感觉好吃,那我就卖鲨鱼片。鲨鱼是远洋船队捕回来的,一年下来会用掉七八千斤,可见讨得消费市场青睐。为何舍近求远,不用内湾特产七星鲈鱼呢?答案是肯定的,成本高也没这个量。

跟牛肉丸不是丸一样,鲨鱼片也不是片。朱记鲨与所有的鱼糜制品一样,鲨鱼剥皮剔骨后剁成肉泥,再撒上番薯粉,反复搓揉,力道要均匀。揉的时间越充分,鲨鱼肉糜的黏性越好,以捏一小块鱼泥在手翻覆不掉落为妙。这时鱼肉中的蛋白质形成黏性溶胶,行话叫出胶。鱼片煮熟后,咀嚼有物口舌爽。

高汤锅里是鲨鱼骨合着老姜、护心肉熬出来的。所谓护心肉,是猪心旁边的一条横肌,因为香嫩,点头人特别好这一口。如同牛肉丸下锅方式,鱼糜被划下汤锅,一块块呈长条状,翻滚着便浮上水面,色灰白,一瓢焯起扣入碗中,放点碎辣椒倒点米醋,喜欢的话,还可以拨一些酸笋丝进去,再撒上香菜,依各人的喜好添此加彼。鲨鱼片比牛肉丸松软,但也不失弹性,有鱼鲜却不见鲨鱼的氨味。碗底有些许煮得几近透明的粉条,滑溜溜的,两相比对,鲨鱼片微微的颗粒感便显露出来,口舌体验丰富。

可能是因为米粉汤在福鼎独一无二,它成为福鼎公认的乡镇特色小吃。这是众多米粉家族中的一种,别处的米粉无论粗细,通常讲究滑与韧,在反复的咀嚼中,能品出新米的香醇。用筷子从汤里捞出来,柔软无骨的样子,直溜溜排列齐整,一根是一根。入嘴牙齿剪短,舌头顺势一顶,便都碎散了,还你一点沙沙的糙感,但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糙而不涩。

点头米粉的做法与他处有别,糯米和稻米的比例是2∶8,一般用晚稻,稍微陈化一年,不易断煮不糊还吸味。米粉店都是现做现卖,要当日新鲜的半成品。

袁氏米粉汤店铺前摆着三口大锅,一个烧开水,中间大锅熬底汤,在猪骨头、护心肉、猪头肉之外,再放进用油膘爆成咖啡色的葱花。汤锅滚沸,清淡无油腻。另一个是焯米粉和时令青菜的锅。长木筷搅拌着米粉,火候一到,与青菜一并捞入碗中,舀高汤浇于米粉,再切几片汤锅里的肉,一碗米粉汤就成了。店内木桌上,摆着许多配料,鸡蛋饼,肉夹饼,猪头肉,猪肝沿,榨菜脆、酸菜等等,根据食客口味任选佐餐。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