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第05版:2025福建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高质量建设内陆山区出海新通道

——访省人大代表徐俐敏

□本报记者 蒋丰蔓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敢为人先,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作为福建内河“黄金水道”,闽江航运发展对带动沿岸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启动闽江航道整治、南平港延平新城港区等建设项目,振兴闽江航运。

“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少、污染小的比较优势,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通道和关键节点。南平市正在加快推动南平港至江阴港江海直达,打通外贸进出口物流通道。”省人大代表、闽北日报社副总编徐俐敏认为,依托南平港构建“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运输体系,可有效发挥闽江航道价值,促进区域交通运输结构优化。

闽江干流自2022年12月实现复航以来,南平港货运业务超预期发展,可靠港作业货船从原有2艘集装箱船舶扩大到现有7艘。复航至今,集装箱货物吞吐量已累计突破28万吨。港后物流仓储、新能源充电设施、铁路专用线及集装箱堆场等基础设施投入使用,以南平港为核心的“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运输体系基本构建。

徐俐敏建议,加快推进福建水口水电站船闸通航安全保障措施提升工作,科学论证并推动施行载重船舶更大吃水深度过闸标准,提升闽江航运能级。此外,南平港是马尾港、江阴港等海港向内陆的延伸,建议利用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政策引导山区进出货物在南平港集散,促进运输结构优化,支持山海联动发展,充分发挥闽江内河航运价值。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