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家长被“天赋基因检测”宣传迷惑,花费数百元甚至数千元给孩子做检测,以期通过“剧透”天赋的方式,走出一条培养孩子的捷径。
眼下,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而很多父母往往会根据孩子的天赋来量体裁衣,制订教育和培养的方案和目标。正因为有那么多的父母想根据孩子的天赋来规划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方向,于是,一些机构便推出了“天赋基因检测”的相关服务。
据了解,一份“天赋基因检测”,不仅价格不菲,而且检测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包括智商、情商、运动、绘画、音乐、舞蹈等。
但“天赋基因检测”真的名副其实吗?据专业人士介绍,基于特定群体样本的统计学研究,只能得出统计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换句话说,不是基因位点一致,就具备数据库成功人士同样的天赋。此外,几乎所有“天赋基因检测”机构都无法解决样本量的问题,市面上的检测机构只能到处搜罗质量参差不齐的论文,凡有一丁点儿可能,就认为位点和天赋的对应关系。可见,“天赋基因检测”只是商业项目披上了“科学外衣”,是一种智商税。
事实上,人的天赋具体由哪些基因决定、如何决定,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没办法给出准确解答。比如,智商与基因有密切关系,但智商是由成千上万的基因综合决定,从基因测序的角度看,很难检测出某个孩子的智商天赋。而且,当前的一些基因检测项目,如检测孩子的求知欲、记忆力、抗压能力、吸取教训能力等,都是出于猜想和武断,这种做法本身就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这说明,“天赋基因检测”只是打着高科技噱头的消费陷阱,并不靠谱。
因此,笔者以为,防范“天赋基因检测”收割智商税,还需权威发布。
首先,相关部门应对“天赋基因检测”机构进行严把关、严审核,严防一些无良机构虚假宣传,夸大“天赋基因检测”效果,忽悠、坑骗消费者。
其次,对无良“天赋基因检测”机构采取“零容忍”的态度,通过高额罚单、列入“黑名单”、取缔资格等多种处罚机制,让其付出沉重代价。
最后,加大对“天赋基因检测是一种智商税”的宣传和科普力度,让广大家长认清“天赋基因检测”的真实面目,从而避免盲目给孩子做“天赋基因检测”,既被忽悠了,又交了智商税。
相信,只要权威部门严把关,执法部门严处罚,再辅以权威部门多科普,定能戳穿“天赋基因检测”骗局,从而避免广大家长被收割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