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库大道(张家口至库伦)是茶叶贸易的动脉,更是文明交融的纽带。”张家口历史文化学者刘振瑛站在大境门前,手指斑驳的城墙说道。
清顺治元年(1644年),大境门的修建让张家口成为万里茶道北上的咽喉。彼时,商队从大境门出发,穿越荒漠草原,将茶叶送至库伦和恰克图。“茶叶改变了游牧民族的饮食结构,也塑造了张家口的城市基因。”刘振瑛说。鼎盛时期,张家口商号林立,驼铃声声,空气中弥漫着茶香。
400年后,万里茶道上的文化基因如何演化出新的传奇?张家口给出了一个“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的答案。
“保护与利用并重,让历史融入现代生活,让文化根脉延续下去。”刘振瑛说。在漫长的岁月中,各民族文化在张库大道上相互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近年来,张家口修缮了584处院落,腾退文物建筑11处,并引入文创商店、非遗工坊,不断激活这条大道上的文化密码。
假日里,在张家口堡“堡宿”民宿,游客牛艳丽推开百年老宅的木门,青砖院落中茶香袅袅。不远处,抡才书院内游客品茶读书,口皮博物馆的智慧导览系统向游客展示着传统马鞍工艺品,张库大道历史博物馆讲述着和平、开放、包容的商道精神,明德口街的皮具店、咖啡馆与长城文创店熙熙攘攘……燕赵大地上,一曲新的茶道传奇正在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