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第04版:奋勇争先 再上台阶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促进乡村产业延链增效

马丹凤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延链增效、联农带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乡村“土特产”存在生产效率低、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难以突破低价值困局。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延链是手段,增效是目的。以全产业链思维促进乡村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不仅能够实现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增加,还能降低对单一环节的依赖,提高产业韧性。同时,更长的产业链条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正是抓住了延链增效这把“金钥匙”,把“土特产”文章不断做大做优做强。永安坚持主攻二产、拓展三产、带动一产的竹产业发展策略,形成以竹工程板材、普竹板为主,竹香芯和竹机制炭为辅的竹产业优势集群,竹农人均竹业年收入7000余元;宁德打通大黄鱼苗种繁育、人工养殖、加工销售、渔药饲料、渔机网具、仓储物流、旅游餐饮等环节,全产业链产值超200亿元,“宁德大黄鱼”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继续抓牢用好延链增效这把“金钥匙”,福建还有一些关隘要过。比如,一些产业仍存在初级农产品占全产业链产值大头、企业与农户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让乡村产业链的“筋骨”更强健、价值链的“血脉”更畅通、利益链的“纽带”更紧密,要求我们进一步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协同创新,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以文赋能助力品牌建设、IP打造,推动农文旅融合,提升乡村经济活力;积极培育新型农业主体,探索多种利益联结路径,让农民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