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第11版:莆田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城厢:产业与园区“双向奔赴”

□报业集团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许文泉 唐希杰

华林经济开发区一角 蔡新添 摄

中电科创城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黄彦怡 摄

建设中的中电科创城核心区项目 蔡新添 摄

近日,莆田中电科创城产业园举行项目签约仪式,深圳域兴、银山文耀、欣达昌等企业组团落地园区,这些企业主要生产集成电路板、手机、显示屏等3C电子产品,一个新兴产业集群蓄势待发。

工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城厢区积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大力推进中电科创城产业园、“专精特新”产业园等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立足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创新等方面,聚焦电子信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固链强链延链补链,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以园聚产

打造产业高地

春分时节,城厢区华林经济开发区德濠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多台挖掘机挥舞铁臂平整土地,工程车辆满载土方有序穿梭,一派忙碌景象。

德濠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总用地规模约75亩,涉及日山和竹林路两个片区,总建筑面积约9.6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11亿元。项目将打造集生产厂房、办公楼、生活配套于一体的生产制造主题园区,引进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智能制造、轻工制造等生产企业入驻。目前,项目正在进行土地平整等前期筹备工作,预计5月份进入桩基施工阶段。

来自浙江的德濠产业集团是我国产业园区30强企业,专注产业集聚平台的运营和服务。1月8日,城厢区产业链招商团队开始与德濠产业集团对接洽谈,3天后双方签订投资协议;2月28日,德濠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完成摘地;3月14日,项目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手续,正式动工建设。

从开始洽谈到签约,再到摘地、动工建设,德濠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只用了66天,其中还包括8天春节假期,再次刷新“城厢速度”。“项目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落地建设,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贴心服务。我们将抓住机遇,加快建设,让项目尽早建成投用。”项目负责人张林说。

作为莆田中心城区,城厢区人多地少,面临产业用地空间不足、产业发展集聚不够等困境。为此,该区探索点状式、组团式产业空间形态,布局建设中电科创城产业园、“专精特新”产业园、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富力智造产业园、太湖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园、德濠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多个特色园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产业集群发展空间,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以前是企业追着部门跑,现在是部门领着企业跑。”城厢区发改局局长林根介绍,该区聚焦产业发展,针对工业项目推行项目简便办、并联办、同步办等审批新机制,再造审批流程。在项目完成交地时,同步颁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等“五证”,让项目合法合规、迅速开工。

起手布局,落子成势。如今,一个个产业园区从蓝图变为施工图,再从施工图变成实景图,一个营商环境优、产业发展好、招引优势强的产业园区“磁力场”正在城厢大地加速崛起。

厚植沃土

激发企业活力

3月21日上午,在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兆康体育用品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机器鸣响不停,300多名工人在生产线上赶制订单,铆足劲头忙生产。

兆康体育是一家成品鞋制造企业,成立于2024年10月。同年11月底,该公司签约入驻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租赁厂房面积4.5万平方米。今年开春后不久,兆康体育投入试运营,成为首家入驻园区并实现投产的企业。目前,该公司已有3条生产线投用,预计5条生产线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超5亿元。

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由城厢区国投集团投资建设,总投资40亿元,占地面积289亩,总建筑面积39.27万平方米,建设18栋标准化厂房和14栋宿舍楼、研发楼、仓储楼等配套设施。该园区于2023年4月正式动工建设,预计下月中旬可实现整园交付使用。目前,已有13家企业签约入驻园区,租赁面积12.1万平方米。

城厢区招商服务中心负责人谢轶群介绍,针对各产业园区的特色和优势,该区制定专属的招商策略,按照“一园一策”“一链一策”,突出精准招商、以商招商、重点区域招商等,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同时,探索组建园区产投公司,设立区国有企业招商部,引进或委托专业化、市场化招商企业,形成“政府+企业+专业机构”的招商合力。

既要招得来,更要留得住。如何做好招商引资“后半篇文章”?城厢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出企业开办、水电气网等“一件事”套餐服务,实行“一窗办、一网办、一次办”,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出专班服务、要素保障、督查考评等多项服务机制,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一对一”的全周期跟踪、全流程服务,推动项目快建设、早投产、早达效。

以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为例,园区工作专班提出“签约即服务、入驻即投产”目标,为企业量身定制时间表和路线图,用更有温度、更有效率的贴心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东海镇挂职党委副书记林婷婷说,东海鞋服科技产业园推出专班协调、专员对接、专项攻坚“三专机制”,切实解决好入园企业急难愁盼问题,让园区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理想之地。

“企业设备进场前,产业园工作专班提前与相关部门对接,指导厂房墙体改造,并协调解决电梯扩容、水电网络安装等事宜,助力企业‘拎包入住’。”兆康体育行政经理杨剑雄由衷感慨。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