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
第12版:漳州观察 上一版   
上一篇

道周遗风传千古 漳浦文脉绘新篇

□本报通讯员 林惠卿 张艺君 文/图

“三株树”漳浦、上虞、孟津书法学术邀请展现场

春日的漳浦,鹿溪畔的三角梅开得正艳。在黄道周纪念馆前,一群身着汉服的小学生正专注地临摹碑刻上的隶书,笔尖流淌的墨迹与400多年前那位大儒的笔意悄然共鸣。

这个3月,明代大儒黄道周的故里漳浦县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纪念黄道周诞辰440周年系列活动,点燃了人们对明代大儒黄道周的集体追思。活动包含书法展览、学术研讨、文艺采风等内容,展现黄道周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漳浦文化传承的生动图景与丰硕成果。

区域联动

重续“三株树”翰墨情缘

3月8日上午,在漳浦县博物馆开幕的“三株树”漳浦、上虞、孟津书法学术邀请展,成为纪念活动的一大亮点。

400多年前,黄道周与河南孟津的王铎、浙江上虞的倪元璐在翰林院结盟攻书,结下深厚的情谊,共同进步成为影响深远的晚明书法三大家,称为“三株树”。如今,在纪念黄道周诞辰440周年之际,漳浦县作为道周故里,以书法展览为纽带,再次将三地紧密联系在一起,重续“三株树”情缘,弘扬先辈书家的书法艺术创作精神,共同推动3个县区的书法艺术交流互动。

本次展览共展出90件书法作品,涵盖真草隶篆等多种书体,内容涉及诗词文赋联等多个领域。这些作品既体现了对黄道周、王铎、倪元璐等古代书法家艺术思想与风格的继承,也展现了当代书法家站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探索。三地书法家通过展览深入交流,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共同发展。

此外,三地书法家还开展了“道周故里行”文艺采风活动,先后参观了黄道周讲学处、黄道周公园、赵家堡、六鳌古城、锦江楼等历史文化遗迹,感受漳浦独特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魅力,为今后的艺术创作汲取灵感。

培育新苗

深挖道周文化精神内核

3月8日下午,在漳浦县文学艺术创作交流基地,来自漳浦、上虞、孟津三地的书法家齐聚一堂,围绕“三株树”等古代书法家的艺术思想与风格展开研讨。研讨会聚焦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更好地弘扬传统书法艺术。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加强区域间合作,共同推动书法艺术的繁荣发展。

与此同时,纪念黄道周诞辰440周年座谈会也在黄道周展馆举行。漳浦县黄道周文化研究会组织专家学者,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黄道周的人生历程、书画艺术、理学思想、易学成就、政治理想以及文学成果等内容。座谈会系统梳理了黄道周文化的丰富内涵,编辑出版了《黄道周文化研究》(第一辑),以期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扩大黄道周文化的影响力。

第七届“黄道周杯”中小学师生书画作品展于同日在漳浦县文学艺术创作交流基地开幕。展览共展出113件优秀作品,涵盖了书法与美术两大门类。参展师生以黄道周诗词为创作灵感,用笔墨表达对先贤的敬仰之情。作品风格多样,或苍劲有力,或清新淡雅,充分展示了师生的艺术才华和对黄道周文化的热爱。通过培养年轻一代对黄道周文化的兴趣,漳浦县正逐步实现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让黄道周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立体传播

文化名片融入发展脉搏

近年来,漳浦县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红色、涉台、廉洁、道周”4张文化名片。其中,黄道周文化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特别关注和支持。2024年,漳浦县黄道周展馆建成,该馆作为传承与弘扬黄道周文化的重要阵地,全面展示了这位文化巨匠的卓越学术成就、独特书画艺术和高尚道德情操,吸引众多人参观。

此外,漳浦还编排了芗剧《黄道周》,该剧曾荣获全省第二十五届戏剧会演剧目一等奖和省百花文艺奖三等奖等多项荣誉,进一步扩大了黄道周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感受到道周文化的精髓,漳浦县成立了黄道周文化宣传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开展宣传活动,将道周精神传播到千家万户。

“此次纪念黄道周诞辰440周年系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彰显了漳浦县作为‘道周故里’的文化自信,更为全县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漳浦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学术立基、艺术表达、教育浸润、全域共享”的传承模式,不仅守护了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更探索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县域实践方案,为新时代文化传承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漳浦样本”。下一阶段将通过构建研究、创作、教育、传播四位一体的文化生态,让黄道周文化走出历史、融入当代。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