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两会特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培育新动能 拼出新天地

本报记者 陈旻 苏依婕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去的一年,福建全力以赴防疫情拼经济,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发展动能强劲。新的一年,如何拼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

提升“四大经济”质量是我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其中,数字经济作为福建经济创新领跑的重要引擎,2022年增加值已达2.6万亿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我省将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以上。如何寻找新发力点?

致公党省委会副主委、数字中国研究院(福建)副院长宋志刚认为,我省应抢抓《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发布机遇,打造数据强省。

“在数字经济四大类核心产业中,我省数据要素驱动业增长显著高于其他核心产业,数据要素的创新动能作用已初步显现。”他说,“数据二十条”布局了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我省应尽快出台配套实施方案,尽快统一数据管理机构建制;突破阻碍数据要素赋能的关键屏障;结合我省基础优势与发展战略,构建全省统筹的数据要素流通交易创新体系与生态,推动构建数据要素创新体系的新发展格局。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升制造业竞争力。近年来,福建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但仍存在产业核心技术少,整体数字化、自动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民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省制造业数字化设计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州大学教授姚立纲认为,我省应以数字孪生为核心,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

数字孪生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我省应加快推进数字孪生在智能制造的研究与应用,如构建全生产线的数字孪生模型,实现加工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与远程控制,加强信息物理系统的全面交互与深度融合,研究数据和模型双驱动的仿真、预测、监控、优化和控制等。”他表示,还应注重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强化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近年来,智能制造是我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省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装备业是智能制造的基石。“当前,我省智能制造装备业存在研发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产业规模偏小、高端化升级难度大、产业链缺失、整机配套发展不完整、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省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商会会长王阿兰建议,我省可优先在泉州、三明、龙岩等装备制造业发展较好的设区市各建立1~2个规范、现代化的智能制造示范产业园区,以“行业商(协)会+专业运营商”的经营模式建设标准化产业园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高端装备头部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力量入驻园区,重点发展高端装备以及成套装备中的关键设备,推动形成产业集聚。

提升市场主体活力,是蓄积经济高质量发展基本力量的必然要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突出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企业心无旁骛做实业。民营经济是福建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民企已成为传统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坚力量。

围绕推动我省民企高质量发展,民建泉州市委会主委庄天怀建议,加快产业数字化、制造业服务化和线上线下协调化,帮助企业直击终端,快速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趋势,继续保持特色产业引领优势;加快产城融合,优化政府服务,通过顶层谋划、区域联合、定点扶持等举措,统筹整合县域经济资源;在做好对单家企业的服务的同时,主动对接整个产业集群,打造面向产业的大市场、大平台、大物流枢纽和重要基础设施,满足企业成长所需的人才、金融、科技需求;加快产业链重构,引导产业龙头企业或链主企业重构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自持能力,加强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协作,逐步形成以我为主、安全可控的辐射国际国内的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协作配套体系。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金融需守正创新,倾力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发展。”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周颖刚认为,厦门在全国首创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缓解疫情期间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建议在全省推广相关做法,创新“银政”风险分担机制与批发批量的业务模式,提供“融资+融智”的综合服务,缓解金融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时的成本问题。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