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周刊·文史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泉州洛阳街之兴衰

□陈德杉 吴峻峰

民国甲子年(1924年),洛阳街(在今泉州市台商区洛阳镇)开始拓辟马路,兴建骑楼。客观上,洛阳街的改造满足了近代城镇的规模要求,保留和激发了旧有的商业活力,尽管当地盘踞势力的目的根本还在于能以此攫取更多的税捐,且将人们引向其确定的社会空间,利用这种媒介的审美感染力和权势暗示力,得心应手地教化和控制地方民众。

毋庸置疑,骑楼建筑的层高、开间和装饰比普通的建筑要求均要高,只有在商业繁华地带方才可能出现。洛阳街古时属晋江县洛阳铺,与洛阳桥相连,俗称“三里街两里桥”,是厦门至福州的必经之道。洛阳水上交通尤为方便,在桥头、海尾及吴厝祠堂埕脚设有3个码头。从外地海运到洛阳的有豆饼、肥田粉、面粉、南北杂货、建筑材料等。邻近地区如南安洪濑、晋江河市、惠安县城、东园、涂寨等地的商贩常来采购货物,运至各地销售。

洛阳古镇一派商业市井气息,斯时三里长街上密密匝匝地壅塞着杂货店、粮食店、绸布店、钱庄、当铺等,“福兴栈”“源利行”“万盛行”“长春行”“兴源行”“裕记”“吉和”等皆是盛极一时的名号。1922年8月就成立了洛阳商会,负责管理商户,解决商业纠纷,最早在中街的穆太爷祠内办公,至1924年,当时商会会长陈少谦召集地方绅士和主要商户商议,决定利用中街的忠烈祠(俗称“乌面宫”)改建为洛阳商会会址,并成立一个专门机构“申厦郊”,负责向各有关商户抽收从外地海运至洛阳销售的货物上水费,作为建设商会会址的资金。1925年会址建成,商会在楼上办公,楼下里面仍供“三王爷”,让群众烧香礼拜。

清朝末期,洛阳街的店铺大多采用屋子远挑或搭架凉棚的方式,然中国建筑屋顶以桁架承重为主,屋檐出挑有其限制,而搭凉棚又嫌简陋,故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商贸活动规模的需要。有鉴于此,两旁旧有的商铺势必拆让后退。当地盘踞势力明订布告,凡是沿街参差不齐、陈旧破败的商铺一律拆除,留足街道宽度,由铺户依据典型骑楼式样自行建造,高度统一为二层。五脚架不得用板壁、竹笪等类遮断及摆卖什物,阻碍行人。部分拆除过多的建筑(或者原本即是空地)则重新建筑。一些临街寺庙、祠堂的门厅,也被强制拆改为传统式单层柱廊,不过倒是与骑楼配合得体,连成了贯通的人行空间。如“张氏家庙”“王氏祠堂”“古井禅寺”等,现仍存实可鉴。

骑楼兴筑的工程费用由临街铺屋业主承担。有消极抵抗或借故拖延、阻碍骑楼施工进度者,则采取强制办法。在一定时期之内,无论各业主将房屋重建或重修与否,该铺屋面前均须兴工筑建;如不,即代为招匠,而且所有费用由该业主于竣工后一定期限内连本带利缴还。另外,骑楼管理维护责任仍然要由各业主负担。因此,路面如有损坏,须自行修复,否则亦会找人代工修理,费用仍须由业主支出。其间,往往要由商会出面,与各商户共商如何分摊负担、妥善解决。兴师动众好一阵子,这条骑楼街的体系于1928年大抵形成,“以退为进”的方式确也赢得了门庭若市的效果。

一言以蔽之,洛阳街的红砖骑楼主要是由地方盘踞势力、民间商会及本土工匠共同参与的结果。通过有秩序、有系统的规划方式强制性地推行骑楼建设,洛阳街这个传统的乡土社会便逐渐地转型为近代的商业社会。

洛阳街红砖骑楼彼此相连,浑然一体,所构成的建筑立面总体上是连续的,左邻右舍,看似重复又不尽相同,从而赋予了街道连续的韵律。老街为东西走向,蜿蜒迤逦,宛若游龙。生意人讲求风水,街曲则财聚,同时也增加了街景的变化,丰富连廊中的视觉体验。不只如此,街道的整体尺度更是经过一番斟酌,狭小未免拥挤、逼仄,空旷则易疏离、松懈,洛阳骑楼街道的宽度在亲切距离范围之内,如此的尺度可以不断调节光线与阴影,是一处令人身心皆感舒适的趣味空间。

整个骑楼风貌被改变肇始于华侨的还乡叠楼,主要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大量华侨将传统光宗耀祖的观念延伸为跨村的乡社认同,当然也与炫富攀比的心态不无关系。譬如窗间柱极力模仿一些西方古典柱式,山花挑檐处追求更多的细节雕饰,透着一股精巧华贵。在结构上使用钢筋混凝土,最明显的是将宝瓶栏杆拆掉,“更上一层楼”,楼顶装饰巴洛克山花、南洋孔洞、印度教火焰山墙等。在材料的选择上,除了红砖以外,洋灰(坝灰)、洗石子及面砖开始大量使用。于是,齐整一律的二层红砖骑楼格局也就不免受到影响了。

迨至“文革”, 这些华侨骑楼的许多立面被铲除,纹饰被破坏,不得见其原貌,大部分龛墙则被抹上水泥。改革开放初,绝大多数走廊又被店主封堵成自家的店面,无法穿行。嗣后又有大量骑楼被拆毁,给老街以致命的打击。新建筑东盖一栋、西起一间,见缝插针,五花八门,吞噬着历史上遗存下来的一砖一瓦。

恣意拆建的楼房与老式骑楼形态格格不入,其间不乏粗制滥造者,简陋高突,不伦不类。楼底临街装上卷闸门,二楼窗户镶上铝合金,外墙悬挂着各种空调机,五颜六色的现代广告与隐约可见的红砖图案显得极不协调。一些楼顶加盖了住人小房间、铁皮隔热层,东凹西凸,高低不平,实在有碍整体观瞻。

诚然,一般民众何曾认真考虑过红砖骑楼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他们追求的只不过是简单的实用功能而已,所以经常处于不可避免的审美匮乏状态,将骑楼视为乡镇发展中的淘汰品,诸多可观之处已日渐式微。

近世以还,因时代更迭、住户迁徙,许多骑楼都是几易其主。笔者在田野调查中困难重重,难以一窥全貌,唯有仅存的几座红砖骑楼尚属完整,但也因年久失修,墙面及屋顶树草滋生,疮痍满目,颇有凋零之感,令人痛心。至此,洛阳街那一轴充满民国情怀的红砖骑楼长卷已成昨日记忆。幸而近期已着手聘请国内外知名文创团队进行勘察设计,欲重振古街雄风。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