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落叶缓扫,涵养城市的温情与诗意

□本报记者 潘抒捷

正值繁花盛开的季节,福州的华林路、湖东路、湖滨路一带,却随处可见金黄色的落叶,与绽放的鲜花相映成趣。不少市民纷纷拿出手机拍摄春日秋韵的景象,在社交媒体分享这份别样的浪漫与诗意。还有人建议:“落叶这么美,是否可以先不着急清扫?”

其实,早在七八年前,福州就与上海、南京、杭州等地试点落叶不扫。由于区位和气候等因素,榕城还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北方的秋冬季节气温低、天气干燥,树木为了把养分和水分留给树干,就会主动脱落叶片。相比之下,福州并不存在这样的气候问题,老叶只有等到春天新叶萌生时,才会“让贤”。

春季落叶,全无萧瑟之意,只有明媚之感。于是,当上海衡山路、南京颐和路、杭州北山街等别样景观受到群众喜爱时,福州也有几处景区、几个公园坚持把这份浪漫留下,并慢慢形成了口碑。

落叶不扫,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因为,不扫并非不管。客观来讲,落叶随着时间推移就会逐渐破败直至腐烂。倘若叶片落在泥土里,可以成为“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肥料,但掉在城市的水泥砖石路面上,不定时处理只会变成垃圾。散落的叶片在晴天随风四处飘荡会遮挡道路标志线,到了雨天被碾碎也会加剧路面湿滑,存在交通安全隐患。更何况,城市那么大,在一些管网设施不够完善的路段,落叶被冲入下水道,还可能会形成堵塞。

落叶不扫实际上是缓扫,主要是不破坏叶片刚从树上掉落形成的亮丽风景线,但这并非任由其杂乱铺陈。哪些路段的叶子可以留、哪些路段又必须及时扫、什么天气应该如何处置,必须要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一片片从随落随扫到缓扫的落叶,以最柔软的方式彰显了一座城市“绣花般精细”的治理,折射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城市的主体归根到底是人。对于人们来说,今天的城市已成为重要的栖息地。这个栖息地的设施日臻完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不可否认,现代化就像一把双刃剑,有时也会让人内心“异化”。很多人发现自己困在快节奏生活里,慢慢和大自然失去联结。我们需要凭借一些美好的事物和景象找回自己,保持纯净,守住心中的“诗与远方”。

缓扫落叶释放了这样的信号:城市从未远离自然,应当有更多角落盛放景色;工作之外还有生活,要懂得去热爱和体味美好。因此,当落叶纷飞,初生的新绿莹莹跃动于枝头,人们不仅看到了季节轮转、新老交替,还能从忙碌而琐碎的现实生活中短暂抽离,感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轻松惬意。

一座城市,只有在发展中关切具体的人,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具有真正的魅力。落叶缓扫正应了诗人荷尔德林那著名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版权所有 ©2021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